益陽市因為在全省減排任務目標順利完成中作出巨大貢獻而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2005年至2010年,益陽市GDP總量從294.76億元增長到712.27億元,化學需氧量的排放強度則從每萬元GDP排放19.7千克下降到每萬元GDP排放5.3千克,下降幅度達到73%;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從每萬元GDP排放24.5千克下降到每萬元GDP排放8.7千克,下降幅度達到64.5%。全市化學需氧量減排貢獻率占全省五分之一強,躍居全省第一;二氧化硫減排貢獻率也躍居全省前列。
由于歷史原因,“十一五”之初,益陽市環保工作還面臨重重壓力:工業生產與環境污染矛盾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8倍。為此,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堅持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建設綠色益陽”的戰略思路,把推進節能減排作為建設綠色益陽的重要抓手,堅持環保底線不動搖。環保主管部門更是把減排擺在“五大業務提質工程”之首,抓住國家環保部加強“三大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穩步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體系、監測體系、考核體系的建設,逐步形成了污染物排放各類數據會審機制,嚴把數據審查關,為總量控制工作提供準確數據。同時,逐步健全監測體系,市縣兩級環境監測部門嚴格按照國控重點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制度,對國控重點污染源實施每季度一次、城鎮污水處理廠每月一次的監督性監測,為污染物總量減排提供了重要的行政與技術支持。目前,全市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已建成并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
益陽市始終堅持把減排指標落實到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上,逐年分解、逐項落實。5年來,共安排三類減排項目134個,計劃削減化學需氧量5.9萬噸、二氧化硫3.9萬噸。市委、市政府還重點開展了三大環保專項行動,形成了減排工作的強大聲勢。關停洞庭湖區及資江沿岸造紙企業是近年來我市最大的減排措施,共關停造紙企業115家。隨后,我市又在全省率先整治苧麻紡織企業,全市苧麻脫膠企業從43家整合到6家。緊接著,又開展了銻行業專項整治,淘汰了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水泥、小冶煉企業。同時,推進了一大批減排工程項目建設!笆晃濉币詠砉采暾垏、省級29個專項治理項目,22個重點企業先后自主投入14.68億元進行污染治理。全市新建成5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目前已形成22萬噸的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通過實施工程減排,實現了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的外排廢水、二氧化硫穩定達標排放,共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18150噸(相對減排量),二氧化硫排放34757噸(相對減排量)。
益陽市還特別注意從源頭上嚴把污染物入口關。市里專門成立了“項目環評審查委員會”,對于沒有環境容量的區域或沒有經過環境容量置換的新建項目,嚴把審批入口關,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同時,加強考核體系建設,將污染減排工作納入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的績效考核,啟動行政監察手段,嚴肅查處環保違法違紀行為,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或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對于那些嚴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典型案件,堅決依法查處不手軟,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如祥榮紙業惡意偷排,就立即被環保部門拉電停產、拆除偷排暗管、罰款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