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普及曾一度讓人們擔憂傳統報紙的命運,網店雨后春筍般地涌現讓實體店備受沖擊,如今,隨著電子出版業技術上的成熟和規章制度的不斷完善,電子出版業迅猛發展,傳統出版業也面臨挑戰。
之前,美國亞馬遜網站將在秋季出版122本書籍的紙質版及電子版消息傳來時,其總部一位高管稱傳統出版商的最終倒閉是大勢所趨,遲早會到來。近日,隨著李開復微博發文稱紙質圖書終將消失,關于紙質圖書最終命運的討論再次展開。
除了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此場大討論還吸引了眾多網友的圍觀,他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閱讀習慣,才是紙質圖書命運的決定力量。
名人圍觀: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有人問紙質書會消失嗎?長期來說這是必然的。過程:1.僅早(期)采用者買電子書;2.硬件價位低廉+版權保護+電子出版生態鏈俱全+無包袱電子出版崛起=出版社、書店開始倒閉;3.電子書價再下降到沖動購買價+按需印刷也低價到能滿足紙質讀者需求=書店、出版商大批關閉,進入全面電子書時代,F在中國(處于)1(階段),美國(處于)2(階段)。
@陳禹成_圖書出版人(北京犀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我只能說李開復太不了解紙質書了。紙質書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溫馨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電子書的“0”“1”和電流永遠無法提供的。我也放言,有一天電子書消失了,紙質書也不會消失。人們會在電腦上干各種事情,但一旦要看書了,會毫不猶豫地翻開樸素的紙質書。
@盛大文學華文天下(華文天下圖書公司官方微博):紙質圖書不會消失。2005年宋柯大膽預言唱片將消失,2011年的今天,唱片并沒有消失,唱片市場依然在活躍。紙質圖書更不會消失,從印刷術和造紙術出現后,中國人就習慣了紙質圖書,一個民族的習慣決定了產業存在的必要性。電子書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卻不是取代,也無法取代。
@翟德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經理、副總編輯,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我們反問自己好了:當電子書成為趨勢的時候,你還會抱著一本紙(質)書閱讀嗎?如果答案是“是”,那么,紙質書就不會消失。
@任曉雯(作家):電子書應該是個趨勢,但紙質書也不會消失吧,也許會越做越高端、精美,功能更偏重于收藏、送禮、保值升值、客廳擺設裝文化人等等。電子書時代,人們看紙質書更為了體驗一種儀式感,就像有了光碟,大家還要進影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