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西漢古紙是比蔡倫還早的造紙術?
 
http://www.hnckzkzs.com  2011-10-24 三湘都市報

“最早的造紙術是西漢出現的澆紙法,比東漢蔡倫的抄紙法造紙術要早。”19日,在長沙召開的全國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論壇上,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教授李曉岑公開了他的研究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但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菊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表示,“西漢古紙”并非紙。

【觀點】   比蔡倫還早的造紙術

李曉岑認為,最早發明造紙術的并不是東漢的蔡倫,而是西漢出現的澆紙法。他在過去多年里,對白族、傣族、彝族等10多個民族的手工造紙原料、工藝流程和相關民俗進行了考察!翱疾旖Y果表明,中國傳統造紙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種是澆紙法,另一種是抄紙法! 李曉岑告訴記者,通過對灞橋紙、中顏紙、懸泉紙等西漢古紙分析,表明澆紙法是起源于中國的最早造紙方法,產生于西漢時代,比東漢蔡倫發明的抄紙法要早。

李曉岑介紹,澆紙法最普遍的制作工藝是將煮過的紙料,放入石臼內用木槌捶打,使紙料纖維斷裂成漿狀;將漿狀的原料倒入容器內攪拌,再將紙漿倒入固定式紙簾中成紙。澆紙法造出來的紙有較厚、粗糙、纖維分布不均、表面往往無簾紋等特征。

【爭議】    “西漢古紙”不是紙

對于是否早于蔡倫,學界的爭議關鍵在于對“西漢古紙”的認定。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菊華告訴記者,該院對目前出土的西漢古紙殘片做了大量的研究,發現1957年在西安市出土的“灞橋紙”基本沒有經歷過符合造紙要求的切斷處理,并不是紙,而是一些廢舊麻絮在銅鏡下的襯墊物;1986年在甘肅天水市出土的“放馬灘紙地圖”保存在博物館后,沒有機會取樣做破壞性化驗,因為這張“地圖”能在有積水并且死者尸骨都腐爛無存的墓葬中殘留下來,專家對“地圖”的表面結構分析后認為并不是紙,很可能是帛。

【認定】   首創和影響力決定其地位

王菊華表示,蔡倫不僅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而且其發明的造紙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多種類型的紙中,只有用植物纖維制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及人類文明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所以目前學界均認可蔡倫的歷史地位。

中國造紙學會也和王菊華持相同觀點,該學會秘書處雷煌先生告訴記者,考古研究是項非常嚴謹的過程,雖然學界對于誰最早發明造紙術有爭議,但并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澆紙法造紙術早于蔡倫的抄紙法,首創和影響力決定蔡倫的歷史地位無可動搖。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