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應是造紙市場的傳統銷售旺季,但在成本高壓下,造紙企業利潤空間越發小,紙價受壓制態勢明顯。更糟糕的是,例行兩年的行業優惠稅收政策也于今年戛然而止。
據興業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銅版紙價格連續5周下跌,國際涂布紙價格連續2周跌幅明顯。包裝紙跌幅在每噸150元左右。目前,由于歐美經濟持續低迷,造紙企業出口形勢異常嚴峻,本來8月和9月是造紙業的傳統銷售旺季,但目前市場需求卻明顯不振,加之上半年國內造紙新增產能釋放較多,紙價受到了明顯的壓制。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紙價的下跌,另一方面則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數據顯示,造紙原料紙漿價格8月份有小幅回升,廢紙價格也高位企穩。這等于說造紙企業目前是“腹背受敵”,利潤空間被一再擠壓。
另一個對造紙企業不利的消息是,中國對于造紙企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在今年戛然而止。據了解,2008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按照《通知》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增值稅免征政策,從事再生資源經營企業必須按增值稅條例全額繳納增值稅,給予兩年的“先征后返”優惠政策,凡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2009年退稅70%,2010年退稅50%,2011年不再享受退稅優惠。
在利潤空間一再被擠壓的情況下,稅收優惠政策曾被一些造紙企業視為最后的救命稻草,而現在看來,這部分企業的最后希望也破滅。業內專家指出,從目前來看,在造紙行業,只有那些生產具有較高景氣紙種和具備上游資源優勢的企業,抗風險能力才會更強,這或許就是造紙企業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