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龍王村手工造紙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9-20 浙江日報

 

來到安吉縣上墅鄉龍王村,東塢和西塢,二水匯一溪,在此沖擊形成了龍王殿。它因將中華藝術瑰寶“手工造紙”傳承至今,并進一步得到弘揚而出名。

龍王村造紙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數百年前。龍王村的前輩大多數是從蕭山、紹興那邊移居過來的,有的人原本在一些造紙作坊呆過。據說當時為造更好的紙,前輩們還吸引了來自福建的手工業能手,在龍王村建造小作坊,向村人傳授完整的古法手工造紙技術,充滿東方神韻的古法造紙便由此在這偏遠山村傳承下來。最繁榮的時候,村里大約有10來戶人家從事這個行當。

由于手工造紙勞動強度大、艱苦,后輩青年人不愿學習,手工造紙作坊越來越蕭條。進入上世紀80年代,受機械造紙的沖擊,手工造紙作坊逐步退出舞臺。

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了一則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代“文房四寶”制作技藝的短片,展現了造紙技藝的場景,包括碓房、撈紙、曬紙等幾個鏡頭,雖然時間不長,但畫面唯美靜謐、樸素大氣,充滿了古老東方的神韻。曾經是造紙村的龍王村傳承數百年之后就此銷聲匿跡,實在是令人惋惜。

如今的龍王村,已經是東塢、西塢、龍王殿三村一統。為繼承發揚手工造紙工藝,龍王村兩委提出打造傳統手工造紙作坊,保護和傳承龍王村流傳數百年的手藝——傳統手工造紙文化藝術。村干部訪遍了村里的老手藝人,一座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手工造紙作坊拔地而起。

幾尊銅人佇立在作坊內,削竹——燒料——翻攤——曬紙,惟妙惟肖的姿態生動地再現了手工造紙的各個過程。

在這里,游客們可以一邊解讀古老的手工造紙技藝,一邊親身體驗造紙的樂趣。體驗者穿著古代服裝,參與伐竹、斷竹、削竹、拷白、浸坯、斷料、漿料、煮料、出鑊、翻灘……到最后的磨紙、蓋印,把捆扎平整的紙件四邊蓋上紅色或黑色大印,很有紀念價值。

每逢周末,來自縣內外的客人們如同龍王溪溪水長流不絕,或體驗龍王山水的美麗,或感嘆中華藝術瑰寶的魅力。據介紹,自從龍王村手工造紙作坊建立以來,每年接待游客人數都在萬人次以上。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