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四川宜賓通過對130余戶工礦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實現企業污水均達標排放。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下一步還將配合市環保等部門制定工業污染源治理工作計劃,重點抓好化工、造紙等行業的污染治理。
據介紹,宜賓加大對水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的治理,“十一五”以來,對列入國家三峽庫區及上游水污染治理規劃的7戶企業8個項目進行了治理。目前,除一個項目仍在建設外,其余項目已經建成投入運行,其中2個項目已通過省經信委組織的專家驗收,另外項目正在作驗收準備。
與此同時,市里鼓勵和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大對水污染的治理,先后對160余戶企業的廢水治理進行了技術改造,爭取國家、省補助和獎勵資金約2億元,市級財政補助1000萬元以上,帶動企業總投資11.5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削減COD(化學需氧量)4.23萬噸、氨氮450噸。通過污染物削減,有力地保護了宜賓長江、岷江等水環境。
市里將發揮企業環境保護投資的主體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加大水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市里逐步加大投入,以達到環境污染防治的要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環保治理的資金補助,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保障環境保護投入穩步增長。加強對企業治理工作檢查和排放情況的監管,加強對限期治理企業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