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重視,浙江富陽生產的一種手工紙元書紙日漸受到國內書法家的青睞。
“現在元書紙的銷售越來越好,國內很多書畫家十分青睞我們的這種手工紙。”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竹紙制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法兒介紹,今年上半年,新三元書紙品廠已備足了100萬斤竹青原料,但估計還不夠用。據介紹,該廠元書紙的年產量接近400萬張,年產值近2000萬元。
“現在日本還大量向我們進口元書紙,甚至想買斷我們制造元書紙的企業,但是我們拒絕了,”李法兒告訴記者,元書紙的制件技藝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應該不斷被中華兒女繼承發揚,并不斷創新,而且還要打入國際市場。
早在今年初,國家一級美術師牛金剛就入住黃公望村,半年多來已用元書紙創作了百余幅作品。牛金剛告訴記者,吸引他由北及南來到富陽的原因,除了追逐元代山水大師黃公望的足跡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來探尋具有千年歷史淵源的元書紙。
據了解,黃公望村是山水大師黃公望的晚年隱居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不少書畫家被吸引來到此地。目前已有40余位書畫家入住在富陽黃公望村。
早在漢明帝時代,富陽就已開始手工造紙,而元書紙就是其中一種,有著1900年的造紙歷史。當前富陽的紙和紙板總產量占全國8%,白板紙產量占全國50%以上,因此素有“中國造紙之鄉”之稱。而現在的新三元書紙品廠則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紙制作技藝傳承基地,它的前身是生產元書紙的作坊。
據介紹,早在2005年前,元書紙主要銷往日本、韓國、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其外貿出口占到總產量的60%。但由于元書紙本身非常適宜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創作,因此當地人看到了國內巨大的市場前景!爸笪覀儾粩鄬υ獣埖囊幐襁M行完善,目前已經在國內的印刷、書法、繪畫等領域被廣泛應用,改變了此前安徽宣紙一統天下的局面!崩罘▋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