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宣紙產業何時重現昔日輝煌?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8-16 人民政協報

宣紙產業何時重現昔日輝煌?

宣紙,因原產于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現主要產于安徽涇縣。是中國古代用于書寫和繪畫的紙。宣紙起于唐代,歷代相沿,由于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被稱為“紙中之王”。宣紙制作技藝于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然而,這樣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寶級產品,由于諸多原因,至今仍處于“大品牌、小企業”的尷尬境地,發展速度十分緩慢,無法滿足國內外市場對宣紙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農工黨安徽省委近期調研發現,目前宣紙產業發展中遇到了一系列問題。

原材料供需矛盾突出,

產量波動頻頻發生

宣紙的原材料青檀皮、燎草等均屬農產品或農產品廢棄物。對它們的開發利用,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典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生態要求。但長期以來,原材料產地的青壯年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缺少對原材料基地的投入和培育,原材料種植面積逐年下降,青檀林基地逐年荒蕪。

2006年以來,青檀皮收購價格上漲了95.5%、沙田稻草上漲54%、燎草上漲了105%。宣紙原材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產量時常出現波動,這不僅影響到宣紙產量,而且還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生產條件艱苦,技藝傳承堪憂

宣紙生產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手工操作,苦、臟、累工種多,習藝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勞動強度大,而待遇卻一直相對較低。盡管近年來一線技工工資每年都保持了15%左右的增幅,但每年仍然有一部分技工流失。

同時,隨著社會就業渠道的不斷增多,年輕人普遍不愿意從事宣紙生產,一線工種很難吸納年青員工,有的企業已經數年招收不到新的技術人員。行業內一線員工老齡化情況日趨嚴重,技術工人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宣紙技藝傳承面臨斷代危險。

稅收過重,加大企業生存壓力

現行的稅收政策在增值稅率等方面,將宣紙行業與現代工業一視同仁,忽視了宣紙行業產品的特性。最明顯的缺陷,就是抵扣率低導致行業增值稅賦率高。

一方面由于宣紙行業原材料收購都是農副產品,只能抵扣13%,而銷售宣紙卻要繳納17%,這加重了企業生存壓力。另一方面,宣紙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工人工資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比其他行業要高很多,但是大量的工資卻無法抵扣。

此外,宣紙制作時間長,增加值遠遠高于其他行業。據不完全統計,重工業增加值約在20%左右,輕工業在30%左右,而宣紙產業增加值要在50%以上。所以宣紙銷售時因附加值高,同等收入情況下納稅就多。

建議加大對宣紙行業的政策扶持

為此,我們建議:

首先,盡快將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中國宣紙集團公司升格為省屬國有企業。宣紙企業原是省屬企業,“文革”后期下放給蕪湖地區,后又淪為涇縣地方企業。這同宣紙這樣一個國字品牌是極為不相稱的,制約了宣紙產業的快速發展。

其次,進行宣紙企業體制改革,加快宣紙企業的全面發展,使宣紙行業在政府的主導下完成轉型。

再次,積極支持擴大宣紙原材料生產基地建設。建議將青檀樹作為保護樹木,并將青檀樹作為景觀樹進行普及。明確規定成熟的青檀樹每三年進行一次枝條砍伐撫育,采取“以樹養樹”的方式,形成監管、撫育、受益機制。如此一來,既可提高青檀皮的產量,又能彰顯出宣紙之鄉的特點。

最后,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宣紙產業的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宣紙產業技術工人十分短缺。由于宣紙產業的特殊性,培養一定數量的技術工人很困難,且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同時,應積極支持加大對宣紙產業的科研力度,促進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和發展。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