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把握“十二五”污染減排機遇和挑戰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8-08 中國環境報

  與“十一五”期間相比,“十二五”時期的污染減排指標增加了、范圍擴大了、要求提高了、潛力減少了。要做好浙江省的“十二五”減排工作,必須客觀分析全省的產業結構、發展階段和經濟特點,充分把握“十二五”污染減排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是做好減排工作的前提。

  “十二五”浙江省減排工作任重而道遠

  從減排內容上看。“十二五”期間,減排指標在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基礎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新指標;減排范圍在工業和生活污染源基礎上,將交通機動車和農業污染源納入減排體系。新的工作對象和領域,給減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污染物增量分析。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產生的污染物新增量需要更多的減排量才能消化!笆濉逼陂g,浙江省城市化率將提高4個百分點,GDP仍將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長。據測算,全省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影響化學需氧量減排2.2個百分點、氨氮減排兩個百分點。全省GDP增長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影響化學需氧量減排約1.3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約1.7和1.5個百分點。這部分實實在在的增量,同樣需要大量的減量加以消化。

  從減排難度上看。2010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的消費量接近1.7億萬噸標煤,盡管單位能耗增長從“十一五”的年均7%調低至“十二五”時期的年均4%,但為了支撐“十二五”年均8%以上預期經濟增長,煤炭新增量也將帶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增速正以兩位數增長,除了帶來交通擁堵外,也帶來了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黃標車淘汰和油品提升跟不上減排需要,機動車產生的增量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全省農業污染源和農村面源治理工作起步較早,規;笄蒺B殖和農村污染治理廣泛開展,進一步減排的空間也很有限。

  從減排的潛力分析!笆濉逼陂g,國家要求浙江省4項主要污染物指標仍要以兩位數比例削減。但從減排潛力分析,2010年全省萬元GDP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53.3%,是全國平均排放強度的57.4%;萬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54.8%,是全國平均排放強度的45.2%,單位GDP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空間相對較小。經過“十一五”期間的污染減排和環境整治,除脫硝工程外,全省大的工程減排項目已經不多,持續減排必須更多地依靠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

  從減排能力建設看。由于污染減排人才和技術上的制約,進一步提高現有兩項指標的減排效果面臨的困難很大,要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必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另外,由于新增指標氮氧化物和氨氮減排基礎研究不夠,其減排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即便技術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相關的工程和管理措施要發揮效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必須充分認識污染減排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減排工作任重而道遠。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十二五”減排的根本選擇

  浙江省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過多依賴低端產業、過多依賴低成本勞動力和過多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兩頭在外”的經濟格局依然延續。強化結構調整和產業集聚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浙江省“十二五”減排的根本選擇。

  從根本上調整結構,挖掘容量。浙江省是資源小省,需要大量資源和能源輸入,由于產業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較低,污染相對集中,若繼續以傳統模式發展下去,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為繼,加快調整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強化產業升級,騰出環境容量。近年來,浙江省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進度仍然滯后于污染減排的要求,主要問題是改革開放后,浙江工業化起步于私營經濟、鄉鎮工業,多數企業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結構調整難度較大。結構調整和產業集聚升級核心是實現“兩個最”:單位環境容量的最大化利用、實現對環境最少化的傷害或影響;原則是由“兩高一低”向“兩低一高”轉變;真正目的是把單位GDP的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下來,最終實現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高強度國土開發,要求更大的減排力度。浙江省憑借著僅10.1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承載著5400萬常住人口和1700萬外來人口,創造著2.7萬億GDP,高強度的國土開發給相對較小的環境容量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根據浙江省有關部門對“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的綜合評估,溫州、臺州、舟山的環境資源承載力較強。以這些地區為主的臨港工業布局上,盡管產業層次高、產品檔次和工藝裝備先進,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措施完善,但重化行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絕對量仍相對較高,需要化大力氣加以消化,以更大力度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創新型省份的建設,給減排帶來新的契機。浙江省為推動創新型省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力加強和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為結構減排的整體部署指明了方向。浙江省服務業單位能耗占全省單位GDP能耗的1/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與印染、造紙、化工等行業相比有數量級的差距!笆濉币巹澞繕颂岢觯〉谌a業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力爭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43%提高到48%。要上工業項目,就要考慮配套服務業進行平衡,盡管難度很大,但確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結構減排之路。

  實施“六大工程”推動“十二五”減排

  “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環境保護部的正確指導下,按照811生態文明行動方案要求,抓好“十二五”污染減排行動方案的實施,大力實施污染減排“六大工程”,即增量控制工程、工業污染減排工程、污水處理廠減排工程、脫硫脫硝減排工程、機動車污染減排工程、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工程,重點突出“控、調、治、提、管”5個字,確保全面實現“十二五”減排目標。

  嚴格控制增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把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作為促進節能減排的根本性措施,深入實施空間、總量、項目“三位一體”的環境準入制度,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項目,優化產業布局。努力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耗總量過快增長,確!笆濉毙略雒禾肯M量控制在3500萬噸以內。合理控制機動車增長速度,在杭州、寧波等城市推行新能源汽車試點。適度控制畜禽養殖總量,推進畜牧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積極調整結構,推進產業集聚升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依法強制淘汰污染嚴重企業和落后生產能力、工藝、設備與產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特別是要加大造紙、印染、化工、制革、電力、建材、冶金等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確保全省工業水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20%以上。大力發展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經濟和現代農業,振興裝備制造業,大力推動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努力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強度。

  擴大治理范疇,落實重點減排工程。全面啟動兩項新增污染物的治理。積極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改造,加大脫氮治理力度。強化對印染、化工、制革等重點行業氨氮的治理,加大氨氮廢水治理設施的建設改造。全面開展脫硝工程建設,到2015年全省200MW以上燃煤機組全面完成煙氣脫硝設施建設并投入運行,綜合脫硝效率達到70%以上。繼續抓好現有兩項污染物的治理工程。深化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工程建設,到2015年,全省具備條件的建制鎮基本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10萬噸/日以上,新增污水收集管網6000公里以上,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5%,再生水回用率達到15%,污泥基本得到有效處置。加快推進脫硫工程建設,對有天然氣氣源保障的地區,熱電機組和燃煤鍋爐推行煤改氣工程。

  不斷提高標準,加大減排治理力度。適度提高治污標準。到2015年,太湖和錢塘江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其他流域提高至一級B排放標準。提高排污費收繳政策標準。2015年,全省污水處理廠平均再生水回用率由目前的1.7%提高至15%。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集聚升級和淘汰3萬噸以下的廢紙造紙生產線,重點地區淘汰4萬噸以下的廢紙造紙生產線。淘汰年加工能力在3000萬米以下的印染生產線,淘汰綜合能耗和新鮮水取水量達不到《印染行業準入條件》規定的印染生產線,提高中水回用水平,全省印染行業平均重復用水率達到35%。

  實施監管減排,持續提高減排績效。經常性開展督促檢查和定期目標責任考核,督促重點企業和單位強化管理、提高能效、減少排放,確保各項節能減排措施落到實處。持續加大環境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污水處理廠、脫硫脫硝設施等減排重點工程的監管。堅持“出重拳”,打好“組合拳”,在加強現場監管的同時,綜合運用項目審批、上市或再融資環保核查、排污許可證發放、企業環保信用評價、掛牌督辦等手段,切實提高減排項目綜合績效。堅持“治舊控新、建監并舉”,抓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和企業的污染防治,解決好突出的環境問題。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