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條例(草案)將設立專章對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做了規定。
據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飲用水源的保護雖然走在全國前列,但近年來一些流域發生的水污染事件也給福建敲響了警鐘,為堵住福建飲用水源保護管理方面的漏洞,應對其立法予以保護。對此,條例(草案)設立專章予以規范。
條例(草案)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邊界設置明確的地理界標、明顯的警示標志和必要的隔離設施。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堆放、存貯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固體廢棄物或其他污染物。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新建、擴建印染、造紙、制革、電鍍、化工、煉油等建設項目以及產生含汞、鎘、鉻、砷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
此外,條例草案還規定,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脅供水安全的,所在地縣級政府應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時向下游地區通報。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應及時向社會發布有關污染狀況、應急措施和恢復供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