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縣為保護大伙房水源地環境,關閉了附近所有污染企業
撫順縣,遼寧的“缸沿縣”,該縣用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清潔了大伙房水庫這個遼寧2300萬人口“大水缸”的缸沿。
撫順縣的發展目標是生態和諧富裕。7月21日上午,在一次例行的會議上,撫順縣縣委書記鄭學偉闡述了該縣十二五期間的奮斗目標,“生態”被放到了最靠前的位置。
撫順縣位于全國重點飲用水源地大伙房水庫周邊,為沈陽、撫順等7城市23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該縣的后安鎮、上馬鄉、湯圖鄉環繞水庫,屬于水庫一、二、三級保護區,這三個鄉鎮被稱為大伙房水庫的“缸沿”,常年居住人口4萬,緊鄰水庫的一級保護區有6個村,8000人左右。
2000年左右,挖掘鐵礦之風興起,最高峰時,該縣礦山經濟一度占到年度財政收入百分之八十。除了合法開采,盜礦之風也日益猖獗。盜礦者全部采用毀林手段盜挖礦石,植被涵養水源的功能遭到破壞。
2008年,撫順縣率先嚴厲打擊無證開采,盜采濫挖、越界開采等行為。鄭學偉認為,礦山經濟是柄雙刃劍,在經濟發展同時,也破壞了生態。十一五期間,由于該縣下猛藥治礦,礦山企業規范了采礦行為,使開采量逐年下降,2010年,礦山經濟占該縣年度財政收入不到百分之五十。
恢復礦山植被3500多畝
為了保護水源地,2010年,撫順縣啟動了水源地周邊40個村莊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共建儲糞池286個、沼氣池36個、13個垃圾中轉站和5000多個分類垃圾箱。
撫順縣上馬鄉坎木村是一級保護區,距離大伙房水庫最近處僅百米之遙,村路兩邊共排列著40個綠色磚砌分類垃圾箱,每個垃圾箱上噴有“保護環境呵護水源”的字樣,家家戶戶的院墻上,也寫著保護水源的標語。
后安鎮一家大型鐵礦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礦里已經恢復植被400畝,累計投入1000萬元,今年計劃再恢復植被100畝。這個總面積2平方公里的鐵礦,植被恢復率要達到百分之九十。撫順縣副縣長孫萬波介紹,2008年以來,撫順縣共恢復礦山植被3500多畝。
“我們關閉了水源地附近所有造紙廠等污染企業,限制養殖業發展,撫順縣為保護水源做出了無私奉獻!编崒W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