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寧夏“十二五”期間要狠抓節能減排工作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7-06 華興時報

   “十一五”期間,我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建立起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污染“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全面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笆濉逼陂g,我區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節能減排存在結構性和經濟發展兩方面矛盾,節能減排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局面。

    【存在問題】

    工業節能需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對減排的制約日益突出。工業節能是我區開展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區內大型高耗能企業由于規模大、資金實力雄厚、效益意識強,對節能減排歷來重視,不斷投入增加,節能效應顯著。但隨著節能技術和工藝的日臻成熟,其節能空間將逐步縮小,而大批的中小企業往往由于資金來源不足或是投入成本較高等因素,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緩慢。此外,建筑、交通、服務業、行政機關、農村等其他領域的節能工作仍未全面開展起來,力量相當薄弱。因此如何把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的節能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應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節能減排的專門管理機構功能尚需加強。目前,自治區層面建立了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機構,我區各市也相應成立了節能減排的專門管理機構,但是在人員組成、設備配制、職能分配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各地發改、經信、質監、建設等部門都有一定的監督管理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間溝通聯系不夠,缺乏統籌協調,權責不明,甚至存在一定的部門利益之爭。

    能源統計、監測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區多數市、縣尚未建立能源考核和監測指標體系,考核指標普遍單一,評價監測體系和計量管理體系建設不完善,且節能考核和監測的實際效果有待觀察。節能執法主體不很明確,多數節能監測(或技術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滯后,監測裝備落后,信息缺乏,人才短缺,整體實力不強。能源統計體系不完善、節能信息不暢,難以適應節能減排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節能技術推廣較難,技術服務不到位。從全區來看,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尤其是一些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關鍵技術開發力度不夠。同時由于缺乏鼓勵節能技術推廣的政策和服務體系,多數企業融資困難,節能技術推廣應用難。

    節能減排所需資金落實和場地使用存在一定困難。我區是欠發達、后發展地區,經濟實力不強,財力不足,雖然自治區每年都會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節能減排,但是節能減排任務繁重,費用高,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每年仍需中央大量轉移支付,且僅靠財政支持,資金也難以壯大發展,同時,我區大型企業少,企業普遍盈利水平不高,影響了減排資金的投入。

    缺乏節能減排的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國內一些發達地區,如江蘇、山東、遼寧等東部省份,根據節能工作的實際需要,普遍在本地區開展了主要行業能耗情況調查,并據此制定了本省的行業節能標準,為節能獎懲提供了依據。我區在這方面的工作相對滯后,既沒有全區主要行業的能耗限額指標,也沒有行業技術標準和節能技術(產品)的認定、認證標準與方法。

    【對策建議】

    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結合我區實際,按照節能優先的方針,優化產業結構,合理規劃產業和地區布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形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節能型產業體系。對冶金、有色、建材、石化、電力、造紙等高耗能產業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業,應繼續加大調整力度。

    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加大減排督查力度,對各地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地區、企業堅決采取區域限批、停產整改等制裁措施,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盡快建立節能減排專職機構。節能減排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需要長久的堅持下去,應建立長期穩定的管理體制機制。應盡快向有建制的專職機構過渡,配備專職人員,定級別,定職能,定編制,同時安排必要的經費,讓他們真正負起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全區節能減排工作的職責。這樣,既有利于建立一支穩定的專業管理隊伍,也有利于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一項事業長期抓下去,抓出成效。

    建立健全管理監督的長效機制。根據國家節能目標和全區用能實際,編制自治區“十二五”及中長期節能規劃和年度計劃。相關部門根據自治區節能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本行業的節能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同時,層層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和《環保目標責任書》,細化節能減排目標,明確各部門、各企業的責任,確保實現年度和“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建立和完善獎懲制度。自治區對重點節能工程范圍內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行“以獎代補”的辦法,按改造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給予獎勵,多節能,多獎勵,各地應保證此辦法落實到位。

    培育節能減排基礎性服務體系。以各級節能監測和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為技術支撐,建立覆蓋全區的節能信息服務網絡,其主要職責是宣傳國家及我區的節能法規和政策,發布節能科技、節能項目、節能認證、節能培訓等信息,加強政府與社會的溝通,協助政府推動各項節能工作的開展。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