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我市的污染減排工作中, 結構減排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79家生產規模10萬標張/年以下皮革企業將于年底前淘汰。同時,32家(條)年產1萬噸以下的廢紙造紙企業(生產線)和石獅、晉江24家落后印花、水洗企業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紡織印染工藝設備將于6月底前淘汰。
我市將分批抓好全市造紙、印染、皮革(含毛皮)、化工等行業廢水深度治理,減少廢水排放量。全市10家燃煤電廠和三安鋼鐵廠將封閉煙氣旁路;全市各燃煤電廠、福建聯合石化、湄洲灣氯堿、三安鋼鐵廠等重點企業組織實施脫硫或脫硝治理計劃。年底前,全市要完成60家企業的清潔能源替代。對于石獅鴻山熱電廠一期工程、晉江熱電廠集中供熱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石獅、晉江計劃于年底前淘汰、拆除。
在養殖業污染減排方面,年底前,各相關縣(市、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完成減排治理的豬牛存欄數量應占當地養殖總量的50%以上,禽類養殖污染要全面完成治理;未能在期限內治理達標的養殖場、養殖小區以及生豬散養戶,依法予以關閉。據悉,這是完成氨氮減排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