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富陽市依托富春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塊狀經濟的集聚效應和民營企業靈活的經營機制,使傳統造紙產業呈現蓬勃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造紙業已成為富陽市第一大支柱產業,被認定為“中國白板紙基地”、“浙江循環經濟示范區”。
但是,由于富陽造紙產業集聚區地處錢塘江杭州市飲用水取水口上游,環境敏感度高,引起廣泛關注。面對產業轉型升級,富陽造紙產業如何進行轉型發展,是繼續扶持造紙行業發展壯大,打造全國最大的紙板類造紙基地,還是逐步關停淘汰,保障杭城飲水安全?正反雙方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一、反對者意見
浙江省市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對富陽造紙行業發展提出質疑,他們認為:
1、造紙行業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用水量大。隨著生產成本的提高和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富陽白板紙產業的生命力,短則5年,長則10年,遲早要被淘汰。
2、富陽的造紙產業雖然總量較大,但從個體企業看,普遍存在著規模較小、檔次較低的問題,與國際國內先進企業有相當大的差距。富陽現在最大的白板紙廠只有60萬噸的產量,而寧波中華紙業一家廠就有200萬噸。相當部分企業規模偏小、工藝設備落后!暗托∩ⅰ钡钠髽I結構不僅使富陽的造紙產業難以在資源、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形成合力,還對富陽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及污染物減排帶來了極大壓力。
3、產品結構不夠合理。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紙產品消費結構正向低定量、高強度、高檔次、多品種方向發展。而受歷史條件、資源條件以及技術條件約束,富陽紙產品較為單一,整體技術含量不高,大多為中低檔產品,高附加值紙品種比重偏低。產品結構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富陽造紙產業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
4、富陽造紙行業地處杭州市錢塘江取水口上游,污水問題如果不處理好,會影響杭州市800多萬居民的飲水安全。所以,長痛不如短痛,把造紙企業淘汰關停,雖然短期內會影響一些GDP,但從另一種角度講,早點關停,早點發展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贏得發展先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杭州的一位領導甚至提出過設想:在蕭山的臨江引進一家年產200萬噸的大型白板紙生產企業,通過倒逼機制,迫使富陽的造紙產業調整結構,以解決造紙污染問題,保障杭城飲水安全。
二、支持者意見
2010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孫優賢帶領11位教授、專家到富陽進行實地調研并得出結論:
1、造紙產業是個“朝陽產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性制造產業,也是與包裝、印刷等現代工業關聯度很大的原材料工業,產業鏈很長,對造紙化學品、造紙裝備、儀器儀表、工業控制、電力電子、物流等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產業發展要有個過程,要遵循經濟規律。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是很好的辦法。富陽造紙通過改造提升,既能振興傳統產業,又能擴大內需,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大發展,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2、富陽是全國最大的白板紙產業集群,其中灰底涂布白板紙產量占全國的1/2;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占全省的1/2、全國的1/12。富陽造紙具有行業話語權和定價權。富陽造紙這樣大的產業集群,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如果把這一產業集群淘汰關停掉,顯然是不理智也是不科學的。
3、富陽高度重視造紙產業環境整治工作。富陽對造紙產業發展中的污染整治力度之大,可謂全國少有。近幾年,富陽已投入30多個億,搞好江南造紙集聚區的治污設施。到目前為止,建了5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70萬噸,園區內污水70%回用,滿足了全市造紙污水處理量的要求;建成配套截污管網62.8公里,處理后排放的廢水COD低于60mg/l,滿足國內和浙江省廢水排放標準;垃圾通過集中焚燒發電,廢塑料進行綜合回收,污泥焚燒技術全國領先;積極推進集中供熱,近幾年已拆除小鍋爐300余臺,建設熱電廠3個,供熱能力達到975t/h;建立在線監測公共服務平臺,171家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測系統。積極推進清潔生產,造紙企業已實施清潔生產審核236家。
4、富陽的造紙產業是典型的廢棄資源再利用的產業,具有綠色環保和循環經濟特色。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和國家發改委主任解振華等人幾次來富陽調研,都給予高度肯定和贊揚,認為富陽循環經濟工作做得好。富陽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進口廢紙和國產廢紙,原料來源于廢紙,不消耗自然資源,是個典型的廢棄資源再利用的產業。富陽造紙產業每年生產使用廢紙大約650萬~700萬噸,其中國產廢紙350萬噸,進口廢紙350萬噸。僅此一項就意味著富陽在為國家生產紙和紙板產品的基礎上,每年少消耗一個小型林場,或者減少一個小型林場的砍伐量,是個典型的再生資源利用的綠色環保產業。
5、富陽有著悠久的造紙歷史,已經形成了以白板紙為特色的造紙產業集群。富陽造紙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一套以能源集約利用、污水集中治理等為特色、與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和諧共生的產業經濟區塊。富陽以白板紙為基礎的產業集群目前在全國是唯一的,具有極強的中國特色和強大的本土生命力。無論是從民生、經濟和文化的角度,從全國造紙產業、浙江省國民經濟發展和富陽市經濟建設的角度審視,富陽造紙產業集群都應該,也必須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富陽造紙集聚區內的春江、大源、靈橋等鄉鎮街道負責人更是力主整合發展。他們認為,富陽造紙產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2010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34.7億元,上繳稅收16.3億元,其產值、稅收分別占全市規上工業總值和稅收的22.3%和27.1%;實現利潤15.3億元;直接從業人員3.24萬人,關聯從業人員約10萬人。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有37家,總資產達200億元。如果把造紙都淘汰關停了,就業怎么辦?稅收從哪里來?一個產業的發展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起來的,是通過幾代人數十年的積累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富陽造紙產業要做的不是關停淘汰,而是怎樣整合扶持,使其做強做大,提升產能,加速集聚,推動其轉型升級。
富陽造紙協會有關負責人也認為,富陽這幾年為了治理污水、廢氣、污泥等污染物,已先后投入30億元。我們可以負責地說,經過這些年的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富陽造紙產業對富春江和錢塘江沒有產生多大污染。據國家環保部、省市環保部門對富春江富陽段面水質定期抽樣表明:水質一直是優質二類水流入錢塘江,不會影響杭州的飲水安全。
三、政府決策
爭論讓富陽市委、市政府決策陷入了“兩難”。為了推動造紙行業轉型升級,市委市政府組建了調研組,深入基層,多次召開會議,聽取意見建議,在充分討論分析的基礎上,作出了如下決策:
(一)決策原則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既要淘汰落后產能,又要整合發展,更要向產業高端化發展;既要把產業蛋糕做大,更要延長產業鏈,提質增效,打造全國白板紙類產品集聚區和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
(二)決策理由
1、造紙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造紙產業的污染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現代造紙產業是個綠色產業,是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造紙業發展空間很大,應推動其轉型升級。像日本東京富士山下的居民集聚區都有類似富陽的造紙園區,生產與環保照樣處理的很好,國外可以做好,國內也可以努力做好。
2、富陽造紙產業集群循環經濟特色明顯,上下游產業鏈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應大力整合,加快發展。
3、在促進發展的同時,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切實加強污染治理,完善治污基礎設施,加大落后產能淘汰,打擊偷排漏排行為,使污染物100%達標排放。近五年來,富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已通過四輪淘汰關停,共淘汰造紙落后產能291.32萬噸,生產線359條。
(三)決策措施
1、規劃先行,明確定位。利用好國家輕工產業集群發展的大好時機,科學地規劃,大手筆地布局,建設一個在中國唯一、全世界知名的巨型造紙及其關聯產業區塊與集群。打造全國重要的造紙及紙制品生產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基地、浙江省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確立富陽造紙產業在浙江省和全國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地位。
2、控制數量,提升質量。一手抓淘汰,一手抓培育,協調推進。扶大限小,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將造紙企業數量控制在50家左右,造紙產能控制在500萬噸。加快產品研發升級,提升產品檔次,真正把富陽再生紙循環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成為中國第一個以廢紙為主要原料、以不同級別和檔次涂布白板紙為主打產品、以特種紙為特色的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的全國最大的示范性產業集群。
3、細化方案,加快升級。制訂“富陽造紙產業轉型升級五年行動方案”,精心設計“三大保障路線”(原料路線、產品路線、技術路線),開展“四大治理工程”(污水治理、污泥治理、廢棄物治理、雙高治理工程),實行“五大戰略”(人才戰略、品牌戰略、標準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循環經濟戰略),推進“六大示范工程”,引進“七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發機構”。
4、節能減排,循環發展。整治污染是產業自身發展的命根所系。必須按照市政府《富陽市造紙行業污染整治規劃》,堅持遠近結合、多策并舉、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的原則,扎實推進污染整治。加快治污基礎設施建設,再投資13個億抓好基礎工程。進一步加快速度和啟用系統內污水處理回用工程和污泥處理工程,提高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使造紙工業的廢水、廢氣、固廢、污泥基本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5、兩化融合,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強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推動行業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強化科技意識和人才意識,推動科技創新。繼續與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先進造紙業信息系統,完善和提高現有的網絡資料,設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公開信息創新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各類有價值的市場、技術、服務等相關資料。積極實施企業家培訓工程,重視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實施標準化戰略,積極參加國家行業標準制訂工作。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擴大富陽造紙在行業中的“話語權”。
6、政策扶持,加大培育。對現有的扶持政策進行整合,加大對造紙產業的扶持培育力度,使 “中國白板紙基地”的區域品牌進一步打響,競爭能力明顯增強,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造紙行業的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現代造紙產業集聚區。
7、強化服務,建立機制。進一步發揚“工業企業服務年”和“工業項目推進年”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堅持問情于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當前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企業解困減負。加強發展軟環境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