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漲價令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以及受石油漲價而上行的物流成本,讓企業經營壓力再加重,而日本地震造成的電子類核心原材料嚴重短缺和價格暴漲,更是打亂了部分企業的正常出貨。來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一項調查還顯示,6項影響和制約企業主要因素的調查中,81.2%的企業選擇了
“能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高于“匯率波動”、“缺乏熟練工”這兩項近一半。
●日本地震造成電子類原材料供應緊張
“3月中旬從日本訂的芯片,要5月份才有貨,部分元器件價格漲了30%!敝猩礁慌d科技照明總經理汪德泉告訴記者,日本地震造成電子類原材料和配件嚴重短缺,對企業的正常出貨造成影響。該公司主要生產LED 照明產品。
調查顯示,由于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中很多上游關鍵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賴日本進口,3月發生的日本大地震,造成部分電子制造業企業主要原材料及零配件供應緊張,給正常生產帶來影響。中山大量包括LED 產品制造在內的相關企業,正受困于日本原材料和配件供應緊張。
汪德泉說,日本地震剛發生時,從日本進口的原材料就推遲45天交貨,但現在已經推遲到60天以上了,這種情況什么時候會好轉,現在還很難預期。
從日本進口的這部分原材料,占了富興科技公司整個材料需求的 50-60%。而其他的材料,比如從國內進口的鋁材,同樣漲價幅度很大。
有企業反映,由于日本電子原材料和配件短缺,企業在短期拿不到貨的情況下,開始從國內供應商處采購,這樣的需求改變,也推高了國內相關原材料和配件的價格。
不過讓汪德泉欣慰的是,從日本進口的元器件雖然漲價30%,但今年下調的關稅抵消了部分影響。
他還認為,日本震后重建需要大量的LED 產品,這樣也可以為中山的燈飾企業帶來商機,他對于出口日本市場的信心也在增加。
●超過八成企業擔心原材料漲價影響經營
能源和原材料持續漲價,幾乎抬高了所有行業的成本。地板行業的采購經理圈子流行一種說法:因為受國內油價上漲影響,現在從廣州運往北京的物流成本,已經高過從中國主要口岸運往美國市場的物流成本。
正在國內地板行業打響品牌的中山生活家地板公司也感受到了來自國內外的成本壓力。生活家地板采購經理饒生旺稱,地板行業所需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了近30%。
木材是地板和家具企業的主要原材料,饒生旺介紹,這兩類企業采購原材料主要有:國產、非洲、南美、俄羅斯等,這幾個區域的木材受各種因素影響都在漲價。
“遠東市場政策波動大,東北木材采伐指標受限,這兩個地區的木材價格漲了20%-30%。而非洲地區政局不穩定,不少國家減少原木出口,造成可選的材質差了但價格漲了。”他說。
而來自國內的木材也出現漲價壓力,除受員工成本、運輸成本上漲的影響外,造紙廠也開始和家具地板行業搶材料,這造成桉樹等國內木材價格上漲了5%-10%。
不僅是地板行業感受到原材料成本壓力,據一項權威的調查顯示,超過94%的被調查中國企業認為原材料購進價格3月份有所上漲或持平,表明制造業企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繼續呈快速上漲態勢。
在企業反映,在價格傳導機制作用下,上游行業的價格上漲壓力向下游行業傳導,但價格倒掛,造成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
中山經濟和信息化局近期一項調查顯示,81.2%的受調查企業反映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2010年以來,能源、有色金屬、農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而工業品價格漲幅有限,中山很多企業處于產業鏈低端,議價能力弱,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遭到擠壓。今年來由于中東形勢緊張,帶動原油價格進一步走高,部分企業不敢接貿然接大單、長單,訂單多以短、少為主,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
●企業調整策略應對產品漲價難同步問題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由于訂單的減少,原材料價格在2009年一段時期曾有所回落,但隨著國內外市場的回暖,消費需求的逐漸恢復,原材料價格也在快速上漲。尤其是地緣政治等因素帶來的國際油價的持續攀升,推高物流等成本,繼而造成原材料價格高企不下。
“但企業的產品是很難同步漲價的!鄙罴业匕骞竟P中心總監李源海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正全力應對一樁美國反傾銷訴訟案,聘請了律師團隊希望能夠順利應對。這是該公司首次“吃”國際反傾銷官司,但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遭遇反傾銷調查和訴訟的事件逐漸增多,在這種局面下,企業想調高銷外海外市場的產品的價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國內的市場環境也是困難重重。房地產行業這兩年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較大,繼而對于相關行業的營銷帶來負面影響,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價格上調。
李源海認為,解決的方法只有通過內部降成本,再就是不斷開發新產品,以自身優勢來爭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和消費者忠誠度。
不過,富興科技照明公司決定從今年5月1日起上調產品價格。據汪德泉介紹,產品漲價的幅度為10%!安豢赡芤幌伦訚q太多,這個漲幅已經提前通知了客戶,雖然漲價了,但也只是稍微能夠緩解一下成本壓力。”
該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日前對企業運作的部分環節進行調整。比如,鋁件粗加工環節,以前公司是外包給其他企業的,但現在已經拿回來自己做了。以前在深圳加工的配件,現在也調整到找更近的企業來做了。雖然每個環節節省的支出很有限,但汪德泉認為,積少成多,向每個環節挖潛,才可能做到內部挖潛。
●大企業應對原材料漲價能力更強
中山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今年以來大幅增加。由于去年以來棉花、棉紗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行業成本壓力較大,利潤有所下降,部分中小企業陷入困境。記者發現,大企業應對原材料漲價等成本上升壓力的能力更強。
金融危機之后,像紡織服裝這樣的傳統產業,經過了一輪“訂單洗牌”,小企業的訂單普遍流向了抵御危機更強的大企業囊中。規模效應下,大企業應對成本壓力的實力也更強。
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調查來看,今年一季度,紡織服裝規模企業的訂單較為充足。比如沙溪鎮的霞湖世家服飾公司,開年的接單情況就很理想,年初二就開工了。通偉服飾訂單已經排到今年10月份。三鄉鎮的偉立制帽年初拿到美國橄欖球NFL職業聯盟400萬頂的訂單。
家電、電子等行業原材料采購雖然遭遇日本地震的影響,但企業認為影響會是短期的,對于今年全年以及未來的盈利表示樂觀。91.6%的被調查家電企業反映,今年一季度訂單與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或持平,僅有8.4%的企業反映訂單減少。如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一季度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60%。南朗通佳公司全年訂單已經排滿。對于盈利形勢,88.8%的企業預期今年盈利情況相對于去年提高或持平。
電子企業通過增資擴產來實現規模效應,應對成本上升壓力。緯創資通液晶光電顯示產品項目首期27萬平方米廠房和配套設備已基本完工,預計近期可試產。佳能株式會社激光打印機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預計今年9月投產。通宇通訊下一代移動通信射頻前端模塊項目總投資3.5億元,預計3月份投產。
■聲音
政府可給予中小企補貼
服裝企業的老板認為,在一些特殊時期或特殊狀況下,地方政府可以針對實際情況給予企業一些補貼,尤其是那些容易受到沖擊的中小企業,這樣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負擔,為它們爭取生存空間。
家具企業主則希望,當招外地工人存在困難時,地方政府是否可以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用來招收當地的剩余勞動力,間接補貼本地工人,目前,東莞就是采取這個辦法。
■調查
企業經營面對N座“成本大山”
企業如今面對的成本遠遠不止原材料上漲這一項,采訪企業主時,他們口中的“成本大山”有N座。壓力最大的幾項成本當屬缺乏熟練工人、員工薪酬上調、人民幣匯率、融資難、用地緊缺。
企業普遍認為今年招工情況好于去年,但是仍有53.2%的受調查企業反映熟練工難招,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內地就業機會增加,農民工外出務工意愿降低。2、新一代民工對于薪酬福利、勞動時間、發展機會更為看重,跳槽頻繁,流動性大,企業難以維持穩定的員工隊伍。3、工業園區附近生活、娛樂、交通設施配套不足,造成一些員工流失。
企業的用工成本,今年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企業員工工資今年一季度普遍有10%左右的漲幅,有36%的企業在接受調查時反映,一線工人平均工資在2000元以上,54.4%的企業反映,員工工資在1500到2000元之間。
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出口壓力也不斷加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曙介紹,2010年以來,美國重啟“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型企業壓力增大,有43.2%的受調查企業反映匯率波動對企業出口影響較大,人民幣持續升值不僅削弱了中山工業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增大了企業的結匯風險,而開拓國內市場則面臨建設銷售網絡成本高昂、信用體系不健全、貨款回收難等問題。
“融資難”似乎已經成為常態。去年以來,央行多次加息,頻繁上調準備金率,現在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19.5%,緊縮貨幣的態勢愈加明顯,各商業銀行貸款額度也受到嚴格限制,企業反映融資難度加大,有75.2%的受調查企業資金主要來自于自有資金,影響了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張。
由于用地指標緊張,很多企業原有廠房已經飽和,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南頭鎮去年出臺鼓勵建設多層廠房的政策,對于二層及以上的廠房,報建費鎮收部分予以全免,并引導企業拆單層建高層,向空中拓展發展空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