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水污染治理:從“九龍治水”到“流域管理”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3-11 中新網

兩會傳聲  

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一方面要“節流”,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開源”,切實解決好水流失和水污染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雷加富 

興修水利還應考慮水污染的問題。一方面要滿足用水,另一方面還要確保有可用的水! 

――全國人大代表、韶關市高級技工學校黨委書記 劉雪庚  

如果說其他專項是科技與工業產能結合后的“綻放”,那么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污染治理”專項)則提示我們要在資源面前不斷“收斂”。流域管理體系是“水污染治理”專項科研人員的目標,但其構建與推廣,卻是一次須傾舉國之力的挑戰! 

作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水污染治理”專項的使命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緩解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制約,旨在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提供全面技術支撐! 

戰略定位 解決水污染與短缺問題  

綠樹蔭蔭,野鴨嬉戲,如今來到云南大理的游客,無不為洱海美景陶醉。殊不知,1996年和2003年洱海兩次大規模爆發藍藻,湖水大面積泛綠,湖邊臭味陣陣。回眸“十一五”,洱海保護治理模式成為我國高原湖泊流域治理的標桿,也是“水污染治理”專項實施成果的典型范例。  

“把水污染控制列入重大專項,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站在全球、全國、全民族大尺度上的宏觀戰略定位!薄八廴局卫怼睂m椉夹g總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院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盡管我們坐擁世界第6的淡水資源總量,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意味著我們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為貧乏的國家之一! 

“不解決水體污染問題,就無法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系統健康對水資源的需要,更支撐不了長遠發展。”孟偉說。  

據調查,近30年來,全國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消失了243個,85.4%的湖泊超過富營養化標準,其中達到重富營養化標準的占40.1%。高端技術產業和小造紙等大量低技術水平產業并存的工業結構類型是污染的主要成因! 

“如果用環境破壞、飲水安全與生態系統的健康作代價,來換取8%或10%的發展,這與可持續發展完全相悖!泵蟼娬{。富營養化水生態系統的退化反映出整個生態系統的退化,最終將導致人類的生存危機!耙虼,必須解決水污染問題、飲水安全問題與生態系統健康問題!廴局卫怼瘜m椪且ㄟ^重大關鍵技術創新,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同時解決重點流域水污染問題和水資源短缺問題!薄 

流域管理 打破部門間的權責界限  

“中國在水環境管理上一直都缺一個系統的指導思想――流域管理!泵蟼ソ榻B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河流都實行流域管理,即在流域尺度上,通過跨部門與跨行政區的協調管理,綜合開發、利用和保護流域水、土、生物等資源,最大限度地適應自然規律,充分利用生態系統功能,實現流域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福利的最大化及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們往往是“九龍治水”:水利部門緊盯水資源短缺,建設部門更注重建市政給排水管網,國土資源部門側重管地下水,環保部門更多是控制達標排放……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部門未形成合力,雖不至“三個和尚沒水吃”般極端,但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卻大打折扣! 

“水是連續的、有機的,它并不知道自己歸哪個部門管。從降雨形成徑流到進入河湖,從上游到下游,從支流到干流,從地表的植被系統、地表的土地使用,到綠地對空氣的影響,都有其自然規律!泵蟼フf,“如何科學規范利用,必須要從流域著眼、統籌考慮。”  

“水污染治理”專項最重要的任務正是構建一套國際化的符合自然規律的水環境管理體系。“在不同的流域,解決不同問題!泵蟼ヅe例說,遼河是一條以重化工污染為特色的河流,它有一定的流量,但由于上中游有大型化工、鋼鐵企業,這些大型企業排放的焦化廢水引起污染,所以要治理遼河就要首先解決鋼鐵生產的污染控制問題! 

構建體系 依靠強有力的行政手段  

“流域管理,不是單一技術領域的簡單問題!泵蟼フf道,“這是‘水污染治理’專項的獨特之處。”  

據介紹,流域管理的特點是,既要重點突破制約水環境保護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也需要綜合考慮多元化的利益群體訴求:流域管理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相關方,部委、省市政府、企業、農民、漁民等。各類群體出于不同的權力、利益訴求,往往存在著各種矛盾和沖突。因此,流域管理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前提是水環境保護及飲用水安全保障,以實現公平共享流域公共資源! 

由此可說,“水污染治理”專項可能是“最難的專項”。如此龐雜、涉及面廣泛的一個管理體系,該如何構建與推廣? 

“通過不斷地探索、深化對水環境特點的認識,我們意識到要解決問題必須舉全國之力!泵蟼ソ忉屨f,這包括技術、行政、法律、經濟等各種綜合性手段,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科學家與企業家聯合。

國務委員劉延東在今年科技工作會上強調,探索“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政產學研”,較之前的“產學研”多了一個“政”字,對于“水污染治理”專項來說,這個“政”就指政府一定要起主導作用。沒有政府的強有力的行政手段的推進,僅僅靠技術人員,實現的成果依然更多體現在技術突破上,難以實質性地改善水環境質量!霸O計工作目標、制訂考核指標、組織產學研相結合的隊伍、投入資金、帶動地方政府聯合攻關,只有通過政府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才能實現!薄 

突破瓶頸 減排與治污多管齊下  

“十一五”期間,“水污染治理”專項圍繞“三河三湖一江一庫”等重點領域,設置了6個主題、33個項目、238個課題,截至目前,已啟動32個項目、230個課題。自2009年2月啟動,專項在重污染行業減排、城鎮污水高效脫磷除氮、監控預警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首先,重點突破了“控源減排”關鍵技術,為主要污染物減排提供支撐。針對石化、冶金、造紙等重污染行業,突破水污染全過程關鍵技術,有力支撐了國家“十一五”COD(即“化學需氧量”,簡稱“耗氧量”)減排任務的超額完成和重點流域的水質改善。在遼河、松花江等重點流域開展示范,實現每年減排污水1.3億噸,消減COD1.1萬噸。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初步突破了畜禽養殖廢棄物生態循環利用與農村農田面源污染控制等關鍵技術,在太湖、洱海等流域示范效果明顯! 

第二,突破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深度脫氮除磷關鍵技術,為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支撐。形成了實現一級A穩定達標的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關鍵技術,膜生物反應器(M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列工藝升級改造系統優化方案,在環太湖、環渤海等地區建立了20座示范工程,推廣應用于50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規模近1500萬噸/天,每年削減COD16萬噸,氨氮5.4萬噸和總磷1.4萬噸! 

第三,突破了一批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為自來水廠達標改造和應對水污染突發事件提供了支撐。圍繞建立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的水質安全保障處理技術體系和從“中央到地方”多層級的水質安全保障監管技術體系開展研究! 

第四,以流域生態健康為目標構建重點流域的水環境管理體系邁出重要一步,完成了遼河、太湖、海河、滇池等十個重點流域的水生態基本調查,建立了生態系統完整性、多樣性評價方法,確定了水生態功能及保護級別,構建國家水質基準、標準的技術方法,提出了8種特征污染物的環境基準值,在流域生態流量、污染物總量控制、控制單元劃分及BAT技術體系構建方面實現了技術目標,階段性科研成果已經應用到“十二五”重點流域污染控制規劃中! 

第五,研發了一批關鍵設備和成套設備,有力地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針對水環境監測、污泥處理處置、水處理等設備國產化率低等問題,重點研發了50項國家急需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和設備,培育環保產業產值40億元! 

第六,綜合集成多項關鍵技術,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奠定了基礎。在重點流域研發并系統集成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等關鍵技術,初步形成了流域水污染治理與管理兩大技術體系,為重點流域主要污染物減排和水體污染趨勢得到控制提供了技術支持,支撐了重點流域的水質改善。2009―2010年,遼河、淮河干流COD消除劣V類,海河水質有所改善;太湖重污染的梅梁灣富營養狀態由中度變為輕度,劣V類入湖河流由8條減少為1條;巢湖富營養化程度明顯改善,基本遏制了藍藻水華大面積爆發;滇池外海水質明顯好轉! 

謀劃未來 突出專項實施的“流域”性  

在3月2日“水污染治理”專項第六次領導小組會議上,“水污染治理”專項第一行政責任人、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在“水污染治理”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和2011年度計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中,要堅持流域水質改善目標不動搖,堅持地方責任不動搖,堅持支持和引領發展方向不動搖,堅持體制機制創新不動搖,堅持凝練重大標志性成果不動搖! 

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編制啟動會上,吳曉青強調,“水污染治理”專項“十二五”研究必須突出專項實施的“流域”性! 

一是在流域層面統籌考慮湖泊富營養化控制、河流綜合整治、城市水環境治理、飲用水安全保障、監控預警等研究內容,強化流域頂層設計;二是要建立流域統一高效的資源和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跨部門、跨省市的流域協調機制,解決流域內上下游、左右岸的跨界責任落實問題;三是要按流域進行成果集成,凝練流域共性技術,為國家“一湖一策”和“一河一策”目標的實現提供科技支撐;四是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作用,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落實地方政府實施的責任主體;五是要加強產學研用結合,注重產業化開發,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環保科技型企業! -

數字說話  

6  

“水污染治理”專項有6個主題,分別是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示范、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示范、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與示范、流域水污染防治監控預警技術與綜合示范、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戰略與政策研究。  

10  

“水污染治理”專項主要依托國家確定的環境污染控制重點流域實施,包括太湖、巢湖、滇池、遼河、海河、淮河,以及松花江、三峽庫區、洱海和東江等10個重點流域! 

500  

“十一五”期間,“水污染治理”專項組織了27個省(區、市)的共500余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參與研究,其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任務承擔的主體,分別占牽頭承擔單位的43%和27%。  

5億  

杭州聚光環?萍加邢薰韭摵蠂鴥榷嗉覇挝唬邪l出10余種水質監測設備并實現產業化,其中COD在線儀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明顯提升了我國監測儀器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  

32億 

根據“十一五”實施計劃執行結果統計,“十一五”期間“水污染治理”專項中央財政投入32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環境領域最大的科研項目。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