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造紙產業整體經歷了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壓力,同時還受到商品紙漿、廢紙及能源、化工等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困擾,但在內需增長、投資增長和產品出口配套增長等因素的拉動下,造紙行業克服了上述種種困難,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加大先進技術裝備的投入,使全行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隨著全球性通脹壓力加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穩定因素增多,我國造紙產業的后續發展將面臨較大壓力和考驗。
生產總量繼續增長
隨著國內為應對金融危機出臺的各項刺激政策的逐漸落實,尤其是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和內需增長,帶動了國內市場對紙張需求總量的增加,促進國內紙及紙板生產總量繼續增長,但未來增長速度會繼續減緩。
從去年的生產統計快報來看,1月份紙及紙板生產量增幅最高,同比為34.41%,2~5月份生產量增幅保持在10%~15%之間,而6月份之后生產量增幅同比下降到5%以下,其中8月份為最低,增幅同比僅為1.93%,9月份增幅同比也才達到4.26%。由于前年1、2月份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造紙生產量本身就低,可比性較差,但去年6月份之后生產量增幅與過去相比已明顯減緩。根據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我們預計這種生產增幅減緩態勢將會繼續維持。
所以,2010年全年國內紙及紙板生產量增長幅度預計將在6.5%左右;2011年紙及紙板生產量增長將會基本保持去年的增速。
出口量大于進口量
從2010年的進出口情況和需求變化情況看,紙及紙板產品出口量略大于進口量的局面將會繼續。
近年來我國造紙產品隨著總量的增長和生產規模大的企業增多,一些企業的產品銷售又是面向全球市場,使得我國紙張產品出口量近年來不斷增加。但由于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各國也開始對中國紙張出口采取種種制約措施。目前,我國造紙產品在出口方面遭受到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案件已有多起,近期發生的案件主要是美國、歐盟提出的涂布紙“雙反”案,而最近我們得到信息像巴基斯坦、阿根廷這些進口中國紙張不多的國家也有對中國提起“雙反”調查的動向,盡管發生的這些問題原因很多,但也會給2011年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內的進出口增加更多變數。
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應該說基本是以滿足內需為主,但由于生產發展和市場需求平衡問題,加上各國紙張生產品種差異,通過進出口來調節紙及紙板消費量是必然的。這幾年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生產量的提高,紙及紙板出口量逐年有所提高,但出口量增加的主要是涂布紙和紙板以及未涂布書寫印刷紙和生活用紙等品種,而這幾個品種也恰恰是這幾年國內生產增量和集中度最大的,并且外資企業較多,一方面他們改善了國內供給,另一方面也促進和提高了國內紙及紙板的出口量。
從國內造紙工業近期發展和產品競爭力情況看,紙及紙板出口量增長態勢將會持續。
我國紙及紙板進口量已連續三年出現同比下降,但去年1~9月進口量累計則出現了同比增長問題,雖然增幅比例只有4.57%,但進口增量已近12萬噸。從進口的紙張品種看,主要是用于包裝的箱紙板、白紙板,以及涂布和未涂布書寫印刷紙。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我們這類品種的紙張總量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說明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存在品種、品質差異或者是有產品不可替代問題,再一個方面可能就是貿易渠道和消費習慣問題,同時也給國內造紙生產企業提供了市場方向。
因此,我們認為今明兩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紙及紙板進口量仍會占有國內市場一定份額,但進口總量應該是下降趨勢。
“十二五”將迎新考驗
雖然目前國內造紙產業的生產和市場需求基本平穩,但隨著未來匯率、通脹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市場變化,將給造紙企業生產造成成本壓力,會致使多數紙產品的市場價格產生波動。
近年來,國家實施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各級政府部門都加強了對造紙企業的監督管理和執法力度,近兩年不符合產業規模的小企業和排放不達標的生產企業已陸續停產和關閉,但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有提高的趨勢。另外,低碳經濟的推進,未來幾年有關部門將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這又給產品生產離不開能源的造紙產業帶來新的考驗。
今年是“十二五”計劃的開頭年,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中央提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發展目標、任務。其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作為了重大任務,因此,給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的造紙產業在未來五年又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
到去年底,我國造紙行業生產規模可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行業總體水平還不夠高。因此,“十二五”期間,我們要按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優化造紙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通過提升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全面提升造紙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使行業真正做到由大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