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紙業“十二五”在“強”上做文章
 
http://www.hnckzkzs.com  2011-02-17 消費日報

2011年1月7日,由中華紙業雜志社主辦的“中華紙業2011年產業高層迎春峰會”在濟南舉行。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樸芳在會上表示,2009年和2010年中國紙和紙板消費量、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強”的方面欠缺,這需要中國紙業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努力,由大變強。

在會上,山東輕工協會會長李偉鳴說:“‘十二五’是我國造紙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國內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紙及紙板的需求量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另一方面,環保和市場壓力將促進行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凈化市場。”

曹樸芳說,“十二五”期間,中國紙業步入全面產業結構調整時期,要著力解決資源、環境和結構三個突出問題,從而促進產業升級。行業要搞兩個專項,一個是節能減排,另一個是產品升級。

總的指導思想是建設綠色紙業。這包括堅持六項基本原則,一是循環發展原則;二是環境保護原則;三是技術創新原則;四是結構調整原則;五是堅持對外開放原則,實現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六是滿足內需為主原則。

提高原料自給能力

曹樸芳指出,在原料方面,“十二五”期間木漿和廢紙漿的比例要增加,非木漿要減少,重點是要提高國產木漿和廢紙的比重。

“‘十一五’期間,行業在林基地建設方面完成的不好,生產紙這一塊比較好。今后行業要繼續推進‘林紙一體化’!彼A計“十二五”期間木漿需求量將增加700萬噸,其中400萬噸由國內已落實的木漿生產項目供給,其余靠進口。廢紙需求量增加1600萬噸左右,其中國內供應1000萬噸左右。這要求國內將廢紙回收率從40%提高到43%,利用率從39%提高到43%。

曹樸芳分析,國家可能要調整“非木漿使用政策”,原來《中國造紙產業發展政策》提到的“原則上不再新建草漿生產項目”這一條在“十二五”期間或許有所調整。這需要行業根據技術進步和產業化情況,在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發展非木漿清潔生產技術,提高生產規模,以達到國家環保要求。

產業結構升級

曹樸芳介紹說,“十一五”期間紙和紙板出口量僅占我國總產量的5%左右。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要求,“十二五”期間,行業以滿足內需為主,國際市場作為調劑,并保持國內供給與需求平衡。

“十一五”期間,我國紙業88%是小企業,12%是大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只占1%。

未來,行業要進行企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22家年產能達到或超過100萬噸的大型綜合企業和10家“全球銷售額100強”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使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另外,“十二五”期間,國家限制和淘汰類企業規?赡芤獢U大。這將促進產業升級。

行業將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促進中低檔產品升級換代,研發新產品,優化未涂布紙、生活用紙、包裝用紙和特種紙產品品種結構,實現產品結構多元化和產品功能化。

“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華紙業雜志社副總編輯張洪成說,2009年,我國出口紙與紙板405萬噸,占當年紙和紙板產量的4.7%;出口紙漿8.7萬噸,占當年紙漿產量的0.01%。預計2010年我國出口紙與紙板430萬噸,占當年產量的4.7%;出口紙漿預計低于8萬噸,所占比重還不到0.01%。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的產品以滿足內需為主,另一方面說明中國的國際化步伐較慢。

然而自2007年開始,我國紙市場結束了供不應求的狀況,某些產品進入階段性產能過剩時期。未來電子產品、網絡等新興傳媒對傳統媒體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另外,中國造紙裝備性價比的優勢非常明顯,某些產品已具有國際競爭力,到哪里找市場?

張洪成認為,歐洲市場是世界最大市場,但不是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中國企業可以考慮走出國門,到周邊一些國家建立工廠,發展事業。

目前,印度造紙年產量不足800萬噸,消費量在900萬噸以上,屬于供不應求的市場之一。未來,人口增長、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都市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和發達的電子產業將促進印刷包裝業的發展等因素都將使紙和紙板需求量大幅上漲。然而印度造紙工業水平較低且發展速度慢,還不能與需求同步增長。

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越南對紙和紙板的需求量將逐年增長,預計2010年為246萬噸左右,2020年將增至500萬噸以上。然而,越南造紙業實力較弱,難以滿足需求。

俄羅斯紙漿工廠的設備從上個世紀的1990年至今幾乎沒有更新。近年來,由于社會和政府對紙漿生產提出環保要求,企業正面臨著為控制生產成本、引進國外高性能機械設備替換陳舊設備的需求。

2015年,俄羅斯的人均紙張及紙板需求量將達到78千克/年。然而,由于生產能力的問題,要滿足需求就得靠進口,按1.46億人口計算,目前需求量約為600萬噸,2015年約為1140萬噸,凈增加540萬噸。  

張洪成介紹說,從2007年至今,中華紙業雜志社陸續組團參加了在芬蘭、印度、泰國、瑞典、越南、俄羅斯等國舉行的大型國際紙展,并在印度紙展、瑞典紙展、芬蘭紙展設立了“中國區”。這為中國造紙和裝備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條件。

依靠自主創新提升競爭力

中國輕工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胡楠在去年“首屆中國造紙裝備發展論壇”后對國內12家造紙裝備企業進行了調研。結合國際造紙裝備業發展經驗,胡楠認為中國造紙裝備業要通過投資并購方式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走自主創新之路來提升國際競爭力。

目前,中國造紙裝備業開始出現整合的趨勢,中國聯合裝備集團公司成立,有強烈的整合欲望。更重要的是行業技術創新有了新動向,行業正醞釀成立造紙裝備技術聯盟,另外,中國輕工集團要到美國花大價錢收購一家研發機構。

造紙廠研發技術設備是中國獨有的創新方式。目前,泉林紙業和江河紙業正積極在自己的制漿造紙工廠里研發新設備,河南一家裝備企業正在建衛生紙廠,其制造的紙機可以在該廠試驗。

胡楠建議行業把國外退休的老專家請進來,作為老師幫助行業盡快提升創新力。

向綠色紙業轉型

曹樸芳說,2008年,我國發布了嚴于發達國家的造紙行業新排放標準。“十二五”期間為實現增產減排目標,行業將降低COD的排放總量。

“十二五”期間行業要降低噸紙取水量,F在國家正在修訂取水定額。行業還要降低平均能耗。能源部門可能要提高這方面的標準。

面對未來更加嚴格的環保要求,造紙企業該如何應對?來自山東環境科學學會的季明副秘書長做了《“十二五”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政策前瞻》的報告,并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他說,山東省“十二五”總體環保目標是——到2015年,在全省GDP年均增長10%左右的背景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15%,使水和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他詳細介紹了山東4家造紙企業華泰、太陽、晨鳴和泉林所采用的不同廢水處理工藝,并指出,造紙企業使用現有的技術工藝完全可以達到新的排放標準。

據主辦方中華紙業雜志社副社長史韶惠介紹,此次“中華紙業2011年產業高層迎春峰會”非常成功,來自行業協會、企業、高校的百余名代表參會,立體探討了“十二五”行業發展方向。大家對中國紙業“由大變強”信心十足。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