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是陜西人民的母親河。皂河、太平河、新河是渭河的三個支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三河”默默地承擔起了流域內數千家中小企業的納污責任,從清澈見底慢慢地變成了污濁不堪,成為渭河支流中污染最重、水質最差的河流。
2007年1-4月市環保局水質調查結果顯示,皂河入渭口斷面COD平均濃度為650mg/L,水質黑臭;太平河入皂口斷面COD平均濃度為1240mg/L,水質如醬油般渾濁;新河入渭口斷面COD平均濃度為1100mg/L,水色常年呈紅褐色并散發著惡臭。
為了迅速改變“三河”水質污染狀況,西安市毅然決然地打響了為期3年的“三河”水污染治理戰役。為此,2007年西安市政府專門下發了《渭河流域(西安段)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意見》;市環保局對“三河”沿岸涉水排污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制定了《2007年皂河(含太河)、新河流域工業廢水污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市上召開了相關區縣政府及“三河”沿岸企業負責人參加的整治動員會,明確了整治目標及任務。長安、未央、雁塔、戶縣等區縣政府本著科學發展,限制重污染、高耗能行業企業發展的宗旨,積極配合環保部門開展整治工作;環保部門采取晝夜交替、節假日突擊、流動檢查與蹲點守候等多種方式,開展了對造紙企業污染治理及重點污染企業工業廢水污染的專項檢查,嚴肅查處了造紙等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督促造紙、化工、淀粉等重污染企業加大工業廢水治理力度!
當年,通過強化整治,關閉了7家造紙廠和9家不符合環保產業政策的電鍍等污染企業,3家超標排放廢水的企業受到停產整治處罰,7家受到限期整改處罰。2007年底,“三河”流域排污單位削減了11家,新河長安斷面COD年均值降低到240mg/L左右,皂河入渭口斷面COD年均值降低到250mg/L左右,太平河入皂口斷面COD年均值降低到600mg/L左右!
進入2008年以后,西安市進一步堅定了整治“三河”水污染的決心,環保部門用近2個月時間,再次對“三河”流域水污染現狀、排污企業及排污口分布情況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調查研究,編寫了近4萬字的《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加大對工業廢水治理、加快流域內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工作重點;相關區縣政府、市級有關部門積極支持配合環保部門,大力開展了聲勢更為浩大的聯合執法行動;新聞媒體積極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及時對違法排污行為進行了曝光。通過2008年一年的整治,全市共關閉造紙企業8家、印染企業3家、其他企業7家,“三河”水質得到進一步的好轉,皂河入渭口斷面COD年均值降低到150mg/L,太平河入皂口COD年均值降低到410mg/L,新河入渭口斷面COD年均值降低到81mg/L!
2009年是“三河”水污染整治的成果鞏固年。環保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對“三河”流域涉水排污企業的日常環境監管,對重點企業進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和暗查,嚴肅查處涉水排污企業偷排、暗排、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尤其是對違法排污的造紙企業加大了查處力度。根據群眾舉報,環境執法人員冒著嚴寒在冰冷的河水里連續蹲守3個夜晚,最終從地下挖出并切斷暗管,查實了1家造紙企業利用暗管偷排高濃度廢水和污泥的違法事實,依法責令其停產整治。對2家違法偷排污泥、滲坑排放的造紙廠處以30萬元重罰;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非法企業,一經發現堅決予以關閉。
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開展各類檢查540次,出動檢查人員1800余人次,關閉、取締“三河”流域違法企業71家,全市造紙企業總數從272家削減到20家。新河COD年均值降低到41mg/L,同比下降50%,水質清澈見底;太平河COD年均值降低到240mg/L,同比下降41%,水質感觀較清,重現水生生物;皂河COD年均值降低到148mg/L,同比下降1.5%,徹底消除了黑臭現象!叭印彼|的逐步向好,為“渭河”水質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