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環保:長株潭城市群守住“綠色”這個底線
 
http://www.hnckzkzs.com  2010-12-15 中國經濟時報

     在GDP上做“減法”,在經濟質量上做“加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作為中國重要的試驗區之一,長株潭城市群將率先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機制,率先積累傳統工業化轉型的新經驗,率先開創城市群發展的新模式!边@是湖南省發改委主任、長株潭兩型辦主任蔣作斌對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愿景。

  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推進,長株潭地區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環保產業等綠色新興產業,推動清潔生產,加強節能減排治污,通過實施湘江水污染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重金屬污染專項治理,關停各類污染企業1017家,重金屬削減率達50%以上。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長株潭城市群的“綠心”

  前不久,通過向全球征集方案的《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年)》編制完成,并提交專家評審,該“綠心”規劃進入最后完善階段。

  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位于三市交界處,北至長沙繞城線及瀏陽河,西至長潭高速西線,東至瀏陽柏加鎮,南至湘潭縣梅林橋鎮,長沙占其中的58%,株洲和湘潭分別占15.75%和25.78%。區域內丘陵與盆地交錯,田園與湖泊、青山交織,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基底。

  按照“國際視野、國際咨詢、國際招標、國際設計,達到國際水平”的要求,規劃對“綠心”城區525平方公里生態區域實行保護利用,其中120平方公里原生態實行禁止開發,強力推進6大濕地、20個森林公園建設,構筑生態隔離、綠色屏障,打造國內外獨一無二的城市群“綠心”。

  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認為,鑲嵌在長株潭城市群中心的這顆“綠心”,是維系生態健康的“心臟”。保護好“綠心”良好的生態環境,將對長株潭三市景觀美化、調節氣候、消除中心城區的熱島效應以及降低城市噪音、凈化城市空氣等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優化。

  按照規劃,綠心地區的功能定位為長株潭公共生態服務客廳、城市群生活空間建設樣板、國家兩型社區建設示范區。其總體目標是建設“生態文明樣板、湖湘文化展示區、兩型社會創新窗口、城鄉統籌試驗平臺”,最終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都市綠心。

  在產業發展上,生態綠心地區將構建以生態服務產業為主導,適度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相關產業,重點挖掘生態旅游、體育休閑、園藝博覽、休養度假以及高新技術研發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服務性功能。

  同時,該地區將建立嚴格的項目準入制度,設置產業門檻,引導低能耗、高產出、無污染的高端產業進入綠心地區,進而創造城景交融、城嵌綠中的生態格局,與周邊風景區、森林公園、旅游度假區以及沿江河等生態廊,共同構建長株潭綠色生態空間。

  蔣作斌說,湖南省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集中解決長株潭地區面臨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建成生態型城市群奠定堅實基礎。加強三市接合部的“綠心”保護,打造城市群的綠色名片;推進湘江和洞庭湖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株洲清水塘等重點地區的治理;建設湘江生態經濟帶,形成一條集生態、文化、居住、教育、研發、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長廊。

  堅守“綠色發展”的“底線”

  湖南作為中部農業大省,長期以來,工業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傳統工業轉型滯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重化工業比重大,高能耗高污染比較突出。

  湘安鋼鐵是位于湘江一級支流耒水邊的一家企業,它曾是耒陽市經濟開發區最早、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每年可上繳稅收近2000萬元。但是,伴隨著高額稅收的卻是落后產能和高污染。今年,一位耒陽市民在網上發帖:“濃黑的污水源源不斷地從湘安鋼鐵公司的排放口流出,旁邊黑污泥堆積,河水烏黑……”

  今年6月,湘安鋼鐵遭遇了耒陽市最嚴厲的“環保風暴”:該市對46家污染嚴重企業實施取締和關閉,5家環保設施不達標的企業進行停產整改,另有9家產能落后企業制訂淘汰方案,確保年底淘汰關閉到位。名列淘汰“黑名單”的湘安鋼鐵,于8月初停產。

  近年來,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推進,湖南省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加大。據介紹,目前湖南省已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138.5萬千瓦,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產能1400萬噸、70萬重量箱;淘汰鐵合金落后產能15.8萬噸;特別是關閉環洞庭湖234家不達標的污染造紙企業,淘汰落后產能85萬噸,洞庭湖水質明顯改善。

  “我們不以GDP為追求,長沙市委、市政府對我們沒有GDP的考核,這樣對產業提升比較從容。我們的第二產業主要是發展高端產業,污染企業堅決不能進入,在GDP上做‘減法’,在經濟質量上做‘加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示范區、長沙大河西先導區常務副主任趙文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綠色發展是轉方式、建‘兩型’的根本所在,要堅決守住‘綠色’這條‘底線’,把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真正使老百姓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讓長株潭城市群再現‘麓山不墨千秋畫、湘江無弦萬古琴’的秀美景象。”湖南省兩型辦常務副主任徐湘平說。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棕紅色造紙廢水使韋河閘下游變成了“紅河谷”最終流入淮河。.jpg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