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臨巨額資金缺口的時候,市場對于其融資計劃已經猜測紛紛。董事會卻偏把一個故事分成兩次講,有操縱股價的嫌疑,公司高管的誠信度值得質疑!
冠豪高新(600433,股吧)于10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通過《關于建設湛江東海島特種紙產業基地項目一期方案的議案》,將投資15.4億元,在3年內形成特種紙造紙能力12.5萬噸、特種紙涂布能力約16萬噸的生產規模。
在資本市場中,公司擴大產能本是司空見慣,但冠豪高新的上述公告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有投資者指出,公司此次擴建產能需要的投資金額為15.4億元,但根據冠豪高新的三季報,截至9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僅為0.50億元。
巨額資金缺口如何彌合?記者曾就此致電公司證代朱朝陽,但他表示,公司尚未確定具體的融資方案。直至11月8日,公司才發布公告稱其正在籌劃定向增發事宜,公司股票自當日開始停牌。而在此期間,公司股價已經上漲了17.16%。
一個故事講兩次 高管誠信遭質疑
對此,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勤國表示,由于項目涉及金額巨大,公司董事會事前一定會對融資方法有所布局,卻在公告中故意有所保留。把一個故事分成兩次講,這其實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小伎倆”,雖然并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公司高管的誠信度卻值得質疑。而公司此種做法背后的用意,就更值得深省,不排除操縱股價的嫌疑。對于此類股票,中小股民應慎重投資。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冠豪高新的凈資產僅為6.79億元,公司貨幣資金余額也僅有0.50億元,需注資15.4億元的產能項目擴大,不僅達到了公司凈資產的2.26倍,還意味著14.9億元的資金缺口。公司董事在決定如此規模的項目時,不可能對融資渠道毫無計劃,卻并未在公告中指明。
14.9億元的資金缺口無疑會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懸念,從而對公司股價也形成較大影響,期間股價上漲了17.16%。
刻意托盤 還是暗筑老鼠倉?
但是,一個故事分兩次講的“小伎倆”也許只是冰山一角。
冠豪高新9月28日發布的公告稱,其將以1.68億元向其控股股東中國紙業購買冠龍紙業100%的股權,由于此項購入資產的質量受到了諸多業內人士的質疑,公司股價在隨后的10個交易日內持續下跌了19.67%。
直至董事會在10月19日拋出了新的擴大產能計劃,公司股價的頹勢才得以扭轉!耙蚨,不排除公司高管或大股東利用消息刻意托盤的可能,所謂的擴大產能計劃也可能只是在講故事。甚至存在公司大股東利用消息制造股價差價,再通過構建老鼠倉牟利的可能性”,該分析人士稱。
一位券商研究員也表示,冠豪高新目前的經營狀況并不透明,市場只知道公司以無碳紙和熱敏紙為主導產品,但公司的訂單從何而來,訂單時間延續到何時等銷售細節冠豪高新從未對外披露。而冠豪高新此次擬建項目產能擴大幅度較大,3年的建設周期也偏長。3年后的市場前景如何、公司的新增產能如何消化目前都無從得知。此次擴大產能項目無異于一次畫餅。由于冠豪高新通過去年的重組引進了實力雄厚的大股東中國紙業,公司董事會所謂“擴大產能”的目的可能在于借助大股東的影響力先圈入資金。
“這個擴大產能的故事,公司還可以講很多次,比如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提交證監會核準,或者向證監會撤回申請。公司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稍稍動動手腳,都可以虛晃一槍以終結這個故事,而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廣大中小投資者!泵锨趪淌诒硎尽
專家問責 獨立董事是否履行職責?
孟勤國教授還指出,既然擴大產能的決議是經董事會表決通過的,涉及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公司的獨立董事是否對籌集資金的方法提出了質疑。即使公司在公告中列出有意向的幾種融資渠道,也是獨立董事履行義務的表現,而不能含糊了事。
孟勤國進一步表示,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大股東有可能侵害小股東的利益。而獨立董事制度設計的意義就在于監督大股東的行為,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且獨立董事的義務屬于積極義務,獨立董事應主動去質疑相關問題,裝聾作啞的不作為行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