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鼠標,通過在線監測網絡,不論是嘉利紙業有限公司排放口的實時監控視頻,還是江南紙業有限公司的實時監測曲線或東陽紙業有限公司的實時數據,全都一目了然。目前,賓陽縣投入20多萬元建設的廣西縣級首家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已投入使用,對所有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將實現全覆蓋。
造紙業是賓陽縣傳統產業之一。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和國家環?偩株P于開展造紙行業專項整治工作要求,2008年該縣依法關閉了54家造紙企業,保留了44家符合要求的造紙企業。但由于部分企業存在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今年6月國家環保部門對該縣嘉利紙業有限公司等6家造紙企業進行點名掛牌督辦。
為還賓陽碧水藍天,該縣借督辦之機,強化環保宣傳,營造執法環境。利用縣內媒體進行大力宣傳,并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監督機制。同時,以污染減排為抓手,強化對污染源的整治,今年9月以來,該縣對全縣制革、造紙、選礦等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存在環保問題的下發停產、整改通知,對不符合要求的東潤制革廠、黎塘農墾氮肥廠水泥車間進行了淘汰關閉。在新建項目上,該縣嚴把環保準入門檻,堅決執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決不上高污染、高耗能和經濟效益低的項目,做到不以犧牲環境換經濟發展。與此同時,該縣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入手,形成加強環保工作長效機制。目前,已建立環境保護協調聯動制度、環保部門現場執法監督制度等。并投資建成廣西首家縣級污染源在線監督平臺,對企業排污進行實時監控。每家企業在落實2至3名環保專職人員的基礎上,為幫助企業解決環保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難問題,該縣積極探索引入環保技術中介機構路子,多方面著手抓好污染源治理。
目前,該縣已有40家造紙企業通過環?⒐を炇,有5家企業正在試生產,20多家企業進入了污染源在線監督平臺。該縣整治企業污染的力度、措施、效果得到各方肯定,引來了周邊武鳴縣、興寧區、青秀區的有關企業,以及南寧市級監管企業共30多家先后前來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