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產能不是空話!今年5月27日,工信部再次下達2010年各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標時,造紙業首當其沖,淘汰任務從53萬噸上調為432萬噸,增加715%,并且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8月8日,工信部對外公告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共涉及企業2087家,其中有造紙企業279家。
這回工信部的處罰非常具體--吊銷排污許可證、銀行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不批準新增用地、不予辦理生產許可證、依法吊銷工商營業執照……
目前,被淘汰的造紙企業境況如何?
落后產能成"無米之炊"
近日,湖南常德津市一家造紙企業即將到手的4000萬元貸款被銀行暫緩審批。原因是該企業上了工信部的"2010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
今年7月,環境保護部公布了第一批掛牌督辦案件,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廣東省汕頭市等5個地區的造紙企業掛牌督辦。山東臨沂6家造紙企業被第一批掛牌督辦。其中,新盛包裝有限公司由于承受不住環保成本壓力,賣了廠房和機器轉行了。山東光華紙業集團有限公司淘汰了環保部指出的落后草漿生產設備。其它4家企業已經停產。
隨著臨沂市6家造紙企業被環保部點名,紙業遭到"圍追堵截"。在這之前有一個造紙項目已報到省環保廳,但現在被打回來了。因為環保部要求,這6家企業一天沒有通過審核,臨沂市就不能再上其它造紙項目。
造紙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每個項目設備和環保投資都非常大。而上了"黑榜"的企業,銀行不給貸款,就如同被點了死穴。 退出企業可獲財政補貼最近,海南省財政廳和省工信廳聯合印發了《海南省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通知規定,2010年海南省對鋼鐵、水泥、造紙、實心粘土磚等行業淘汰的落后產能進行專項資金獎勵,造紙企業每淘汰1萬噸落后產能,可獲50萬元獎金。
今年8月初,海南省工信廳會同省監察廳、物價局、節能監察大隊等,對東方、昌江、白沙、儋州、陵水、保亭、五指山、瓊中、屯昌等9個淘汰落后水泥、造紙產能重點責任市縣進行專項督察與現場抽查。
在造紙行業,3市縣列入淘汰計劃的造紙生產線均已停產。
下一階段海南省將繼續強化價格政策,尤其要盡快落實懲罰性電價和擴大差別電價政策,用市場手段促進淘汰落后產能,打好這一場收官之年的攻堅戰。
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上,河南省以230家企業的數量居首,涉及造紙、水泥、煉鐵、電解鋁等十多個產業,其中造紙企業數量最多,達121家,涉及淘汰產能312.76萬噸。
對此,河南省造紙學會副理事長李尚武介紹,這次出現在工信部淘汰落后名單之中的河南省造紙企業,90%的落后產能早在幾年前就被淘汰了,甚至有些企業早就被關停。以出現在名單中的鄭州弘達紙業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只有一條生產線,而這條生產線早在2009年1月就被關停。除了紙業,其它行業也存在類似情況。
已被淘汰的落后產能為何又出現在名單上呢?原因在于"鈔票"。之前河南省進行的淘汰落后產能,沒有一分錢補貼;而此次淘汰落后產能,每淘汰1萬噸可獲得財政補貼270萬元,如此退出,相關廠家心甘情愿。
"省標"高于"國標",山東平穩過渡
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各省造紙企業數目從多至少排序為,廣西24家,浙江20家,河南20家,河北18家,黑龍江14家,湖南10家,內蒙10家,山西9家,陜西9家,四川7家,遼寧7家,廣東7家,湖北4家,新疆3家,吉林3家,安徽2家,江西2家,云南1家,寧夏1家,江蘇1家,山東1家。被淘汰的造紙企業最小產能只有0.03萬噸,屬于廣西地區。
山東是全國第一造紙大省,卻只有1家企業進入"黑榜"。
造紙行業是山東的污染大戶,上世紀90年代,不論新水用量、廢水排放及COD排放量都超過了全省的50%,對GDP的貢獻卻剛過3%。2003年,山東制定生態省發展規劃,制定標準的環保官員發現,一個中型造紙廠的排水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的污水排放量,而且就算造紙廠按照國標450mg/L達標排放,其COD含量幾乎比城市污水處理廠未經任何處理的水高一倍。他意識到,由于標準滯后,即使企業都達標了,老百姓看到的還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污",必須實行更嚴格的制度、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2003年,盡管遇到不少的阻力,但山東省仍堅持實施了《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草漿造紙外排廢水COD濃度≤420mg/L,當時國標為≤450mg/L。
去年5月1日,以山東省地方標準為依托,國家制定新的造紙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COD濃度由過去的450mg/L一下提高到200mg/L,引起行業震動。外省到山東取經,卻發現山東的造紙技術平均水平至少比國內領先5年。
今年1月,山東紙業"省標"規定外排廢水COD濃度為≤100mg/L,有的企業甚至達到≤40mg/L。今天,面對國家淘汰落后產能風暴,山東紙業實現平穩過渡。這得益于超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