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園的一間廁所內,參觀者在使用環保型擦手紙。
向上海世博會提供綠色紙品、為綠色建筑“披上環保外衣”和交流行業綠色發展理念……從上海世博會開幕至今,幾個月下來,紙業在世博園留下一串串“綠色足跡”。
作為上海世博會芬蘭館的贊助方,世界林紙行業的領頭羊——斯道拉恩索不光援建了桑拿房,而且為芬蘭館提供了公司生產的可生物降解的紙杯、DBS光盤盒、DVD包裝產品和用環保技術生產的SPCO銅版紙等綠色產品,為宣傳綠色紙業開了一個窗口。
在世博園內,芬蘭館成為參觀的熱門館之一,觀眾除了喜歡其冰壺造型外,還看中其環保理念——覆蓋于其外表的鱗片狀材料UPMProFi木塑復合材料。這種材料是造紙行業的芬歐匯川集團用標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清潔廢料和木質纖維制成的新型產品。
芬蘭館的創新重點是通過對建筑材料的嚴格篩選,盡可能減輕建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芬蘭館的首席設計師、JKMM建筑事務所的TeemuKurkela介紹說:“在眾多的材料中我們選中了UPMProFi。因為它是一種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據悉,東冠華潔紙業專門為上海世博會開發了環保型生活用紙。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堅持“不砍一棵樹”原則,采用回收的牛奶飲料包裝盒為主要原料,經過特殊造紙工藝制成,在使用手感和安全性上與全木漿產品相同,真正做到了安全、舒適又環保。
為確保上海世博會7000萬名參觀者的如廁問題,世博園區共配備了9000多個廁位,并全部免費提供衛生紙和擦手紙。據測算,184天的運營期共需生活用紙約2000噸,相當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而使用環保生活用紙,將使6.1178萬棵樹木免于砍伐,為實現“綠色世博,科技世博”做出了貢獻。
5月18日,世博園芬蘭館,來自全球的50余位制漿造紙行業的代表參加了“造紙產業高峰論壇”。針對國際貿易磨擦增多、原料價格飛漲和環境保護等問題,業界人士達成共識——發揮行業協會和俱樂部等中介的橋梁作用,在國內外業界建立協調對話機制、呼吁國家淘汰落后和扶持先進產能并舉,打破行業發展瓶頸。
紙業在上海世博會的“低碳行動”向社會傳達了一個聲音——“行業擔負責任,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不折不扣地體現了世博會倡導的“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