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荔波縣堯古村有一個傳承上百年的古法造紙作坊,其古樸、原始的純手工造紙技藝曾輝煌一時,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一傳統工藝已逐漸淡出市場,并且面臨著失傳的境地。
據堯古村唯一造紙傳人——布依族老人覃自凡介紹,當地的造紙術是先把從山上砍下來的泡竹截成半米多長,捶爛,放進石灰池浸泡四五個月,然后再經壓榨、晾干、壓平等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最后進入市場當做冥幣使用。
86歲的覃自凡雖年事已高,但打起“紙錢”卻一點也不含糊,技法熟練。當地干部戲稱覃自凡是堯古村最大的“銀行家”,管著堯古村所有的紙錢。對于“銀行家”這個稱呼,覃自凡顯得很無奈:“現在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不愿意學習了,我想在有生之年把造紙技藝傳下去的愿望,現在看來都無法實現了!蹦壳埃數卣噲D以旅游帶動這一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同時也有利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