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浙江省臨安市於潛鎮鴻達紙業污染河道而被責令停產整改的報道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報道一出,有關機關立即要求該廠停業整改。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鴻達紙業,發現該廠仍然處于停工狀態。
據調查,臨安鴻達紙業有限公司位于臨安市於潛鎮后渚村,創辦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歷時生產瓦楞紙、迷信紙三十余年。2008年該廠投入500余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從原來的瓦楞紙、迷信紙轉為印花紙生產,并于2009年3月份投產。
在臨安市環保局對該廠的日常監察中,該廠的廢水、廢氣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但該企業未經過環評就直接開工,存在違反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由此被責令停產整改。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廠整改工作已基本完結,正積極準備組織正常生產。在恢復生產后,造紙廠老板葉建生已嚴格按政府及環保要求達標生產,處理所產生的異味。
“通過這次整改,企業在產能、環保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進,一定程度上也增強環保意識,明白了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所以未來企業將走經濟與環保相結合的健康持續發展之路,以保障天目溪沿岸村民的用水安全! 葉建生說。
事實上,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產業結構的調整,浙江很多企業都面臨著轉變原先落后生產方式的困局。臨安市環保部門表示,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生態經濟與節能減排將迫使企業投入技改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