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于近日公布了各行業落后產能企業的淘汰名單,其中造紙行業為279 家企業,共465 萬噸產能,較之前公布的423 萬噸的淘汰目標增加了42 萬噸,增幅為9.93%。并且,工信部要求必須在今年9 月底前關閉。后期淘汰有望繼續保持較大力度。以目前工信部及造紙協會在落后產能淘汰方面的態度來看,后期造紙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將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十二五”期間的淘汰量將與“十一五”期間持平,即1000 萬噸左右。
落后產能的淘汰,將加速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進而擴大龍頭的企業的市場份額,導致行業利潤向龍頭企業集中。因此,落后產能的淘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供需矛盾,同時更為大企業騰出了市場間,該市場份額將被大企業所瓜分。
雖然與我國造紙行業1億噸左右的產能相比,465 萬噸的淘汰量占比僅為4.5%左右,對行業整體供需情況影響較小,更不會改變現期行業供過于求的態勢。但淘汰的落后產能中,幾乎均為中低檔文化紙和包裝紙。因此,大量的落后產能淘汰將對文化紙和包裝紙的市場供需產生短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改善供需關系,紙品價格有望提升。
庫存方面,中下游庫存已逐步見底,行業中下游自5月開始的“去庫存”行為有望結束。其中以白卡紙最為明顯,截至7月底,中游的庫存僅為20天,較前期5月庫存27.5天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并與去年9月的庫存水平相差不多,而下游印廠庫存則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庫存量也只有10天。
9月份開始,多數紙品將進入消費旺季,需求量有望呈現較為明顯的上升。下游消費量的明顯上升將帶動中下游進行儲備庫存的行為。
因此,消費旺季的來臨,加上中下游庫存見底,將導致后期造紙生產企業后期銷售量的回暖,同時紙品價格和盈利水平也有望觸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