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環境問題為何總由公眾曝光?
 
http://www.hnckzkzs.com  2010-08-05 中國環境報

“鴻昌農貿公司造紙廠廢液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汾河,灌溉用水遭到嚴重污染,多次投訴也沒人管!边@是來自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一位農民的舉報信。中國環境報記者近日趕赴稷山縣就此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確有黃色的污水從這家造紙廠的排污口排出。

類似現象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綜觀近年來查處的許多環境違法行為,或埋設暗管偷排,或污染物長期超標排放,或未經環保審批違法生產等。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當地政府部門往往“不知情”,由民眾向上級有關部門舉報投訴或新聞媒體曝光之后才發現并查處。

污染問題的根源當然在于排污企業,但是,一個地方的污染現象如果長期存在,就不能將責任完全推給企業了。如前段時間發生的紫金礦業污染事件,諸多媒體一直在追問紫金礦業為何遲報汀江污染事件問題。這固然值得追問,但不能忽視的是,紫金礦業污染事件遲報的第一責任仍然在地方政府。

“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那么,面對身邊不斷出現的黑水、黑煙現象,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這些地方的政府及官員對污染視而不見,能夠容忍企業的超標排污行為?

筆者以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地方政府未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重經濟發展而輕環境保護,疏于履行環境管理職責,導致污染泛濫和生態遭受嚴重破壞。在一些地方,當地政府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往往縱容某些企業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的行為;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為了招商引資自行制定“土政策”,置環境保護于不顧。

我國地方的環境保護由各級政府負責,基層環保的人事權和財務權都在地方政府手上,而上級環保部門對各地環保部門只有業務指導關系。正因為如此,地方環保部門由于受行政權限、技術手段、人員配備等限制,對于環境監控、管理往往力不從心,有時甚至不能有效行使法定職能,以至于出現環保局長寫匿名信,頂得住的干部站不住等咄咄怪事。

從發達國家環境保護事業走過的路程看,良好的環境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管理。因此,要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杜絕違法排污行為,就必須強化對地方政府全面履行環境保護公共職能的要求與監督,使我國的環境法律不僅成為管制排污企業的法律,而且成為防止政府環境管制失靈的法律。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打印憑條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