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金光集團構建中國綠色紙業——植樹造林 讓綠色生生不息
 
http://www.hnckzkzs.com  2010-07-16 南方周末

  金光集團APP(中國)是我國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產業的代表企業,自1995年開始,先后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科學發展速生豐產桉樹、楊樹、馬尾松、馬占相思、木麻黃、枸樹等人工林近30萬公頃,在滿足自身對原材料需求的同時,年吸收二氧化碳逾700萬噸,為減緩氣候變暖做出了貢獻。

  在金光集團進入中國發展之前,中國造紙業一直以草漿為主要原材料,而同一時期,世界紙業發達國家芬蘭、瑞典、美國和日本等已建成了以木材為造紙主要原料的林漿紙循環產業模式,構建了世界紙業的戰略格局,并隨著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與發展,牢牢把控了中國漿紙高端市場。

  為實現中國造紙業的可持續發展,改變造紙業嚴重污染環境的舊有形象,金光集團APP進入中國發展,在華南商品林區域營造漿紙原料林,在長三角地區興建現代化的大型漿紙廠,開始了在中國的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建設。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速度每年增長近10%,而同樣的三十年,我國的森林資源增長率不足10%,森林資源嚴重不足。實現林漿紙一體化,必須要有充足的原料林作為保障,為此,APP從1995年開始在我國南方商品林區開始了長期的漿紙原料林建設,這樣既可以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又可通過森林資源的增加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實現對天然公益林的間接保護。十多年來,APP的人工林建設遭受過無數次風波,但不論是面對環保組織的批評還是社會公眾的質疑,APP一直堅信,植樹造林是造福自然的千秋大事,只有植樹造林,主動培育資源,才能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只有植樹造林,才能讓綠色生生不息。

  為此,APP(中國)在人工原料林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嚴格按照中國政府制訂的森林分類經營原則,重視并加大現代造林先進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積極開展人工林與生物多樣性研究,對人工林進行積極的生態環境管理及實踐,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人工林的道路。2009年8月,參加全國桉樹人工林生態環境管理高級研修班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到廣西欽州APP桉樹人工林區考察,對APP在營林中實施水平帶狀整地、施放有機復合肥、種植綠肥植物和保留枯落物等措施,主動開展桉樹人工林生態環境管理以實現可持續經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考察結束后專家們向全社會發布“科學發展桉樹人工林倡議書”,希望全社會積極探索桉樹人工林科學發展規律,實現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促進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從而促進我國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健康發展。

  在人工林營林過程中,金光集團APP一直堅持“科技營林、生態營林、依法營林”的理念,積極將桉樹無性系繁育技術、生物菌根育苗技術、人工林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現代林業科技成果,引入人工林經營各個環節,使我國人工林經營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增加了木材供應能力。同時,通過采取不煉山造林、水平環山整地、采伐剩余物回饋土壤、保留原生植被緩沖帶、保護小流域生態環境等一系列科學管理措施,又有效降低了人工林營林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人工林發展的雙和諧。

  APP的人工林建設,也帶動了我國人工林產業的發展,以廣西為例:由于林漿一體化的帶動作用,廣西森林資源的增長和木材供應能力都有了大幅度額提高。目前,廣西的木材產量現在已經占全國七分之一,其中以桉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發展桉樹速豐林以前,有些縣一年的木材林產量不到5萬立方米,通過發展速生豐產林,現在每年的木材采伐量達到了30-40萬立方米。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8年,廣西的森林覆蓋率增長到了54.2%,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5.1億立方米,成為了我國最主要的商品用材供應大省,其中速豐林總面積超過270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在林漿紙一體化建設完成的海南,由于APP的帶動作用,海南省的森林覆蓋率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木材產量和產值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為海南生態旅游島的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金光集團APP的植樹造林工程,還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發展和農民增收,企業租用農民土地或讓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營林,增加了農民的土地收入;雇用農村勞動力務工投勞參與人工林經營為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農民的勞動所得;農民在造林過程中學習到了現代化的林業技術,增強了自己在村前屋后造林的積極性;同時由于經濟收入的增長,很多偏遠地方的群眾開始放棄以燒柴做飯取暖為主的資源利用方式,減少了上山砍柴等傳統生活方式,又進一步促進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經過多年的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實踐,金光集團APP(中國)認為:只要多種一棵樹,人類就必然會少砍一棵天然林;唯有全面推進科學發展人工林步伐,才能緩解木材供需矛盾,保護并發展天然林,進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雙贏。植樹造林,造福自然,只有堅持植樹造林,綠色才能生生不息。(任文斌)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污水處理系統2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