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7月6日公布了今年該部第一批掛牌督辦案件,并暫停廣東汕頭、黑龍江佳木斯、安徽宣城、山東臨沂、廣西南寧的新建、擴建造紙項目環評審批。
陶德田稱,今年3月至5月,環保部對河北、遼寧、黑龍江等14個省、區53個地市的461家制漿造紙企業污染狀況進行了督查。結果顯示,上述企業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約占21%,312家正常生產的企業超標率約為20%;53個地市中,汕頭、佳木斯、臨沂、廣南寧、宣城等地造紙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尤為集中。
陶德田表示,對上述5個地市列入淘汰范圍的落后生產設備及能力,環保部將督促地方政府予以取締;并將對掛牌督辦的超標排放企業進行限期治理,處以罰款,并追繳排污費,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將責令關閉。
陶德田進一步披露,在督查的其他省市制漿造紙企業中,河北唐山玉田縣綠源污水處理廠、河南新鄉市亨利實業、遼寧省營口造紙廠、湖南省常德天宏紙業、四川省金福紙業、云南昆明宜良縣左營造紙廠、貴州赤天化紙業、陜西圣龍紙業、寧夏昊盛紙業等9家企業均存在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決定將這9家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列為今年第一批掛牌督辦案件。
其中,貴州赤天化紙業屬于上市公司赤天化(600227.SH)的控股子公司,環保部在通報中稱該公司黔北2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工程建設項目地點、事故應急池容積變更,擅自增加ECF漂白工藝,未重新報批環評審批手續;現場檢查時總磷超標排放。
陶德田稱,對于上述9家企業,有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的,已責令停止生產并處以罰款,限期補辦手續,驗收合格后恢復生產;有擅自停運污染物處理設施的,將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罰款,還將追究相關管理人員責任。
截至發稿時止,赤天化尚未就此做出評論;6日赤天化紙業A股報5.08元,漲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