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湖北省南漳縣環保局局長馮舉富證實:這次檢測結果大概上午10點鐘超標,下午5鐘點超標,但是6點鐘達標。企業在污水車間自行安裝了這根特殊的水管,負責日常監察的縣環保局有關人員竟然毫不知情。
工業污廢水處理已經是個老話題了,我們曾經報道過偷排法、障眼法、深埋法等。6月20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線索之后,在湖北省南漳縣華海紙業有限公司又見識了污水清洗法,而且排出的污水通過蠻河,直達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
■現場
三次水樣黑白各異
6月21日10時10分,取第一瓶水樣
6月21日上午9時56分,在南漳縣華海紙業有限公司的入河排污口,灰黑色的污水不斷從管道里涌出,與河中的清水交匯。
在這里,記者提取了第一瓶水樣。湊近水面的時候,能聞到有一種堿性的氣味。河邊的水草上有一些絮狀物,這可能就是污水中的沉淀。到記者11時離開,污水還在源源不斷地流出。
17時45分,記者取第二瓶水樣
17時,記者再次來到這里,看到污水水流比上午更加湍急。17時45分,記者取到第二瓶水樣。就在這時,一個自稱是華海紙業生產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出現了,他一再要求記者不要繼續拍攝,記者隨即撥通南漳縣環保局電話進行舉報。
記者現場舉報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半小時左右,污水的渾濁度降低了,又過了10分鐘,縣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趕來取樣時,污水的出水量已經明顯變小,取的水樣也與記者在40分鐘之前取到的水樣有了很大不同。和環保局工作人員提取的白色水樣不一樣的是,記者兩次取樣的水是黑色的。
舉報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檢測
兩次超標一次達標
記者把之前兩次取得的水樣各分出一半交給縣環保局的工作人員。第二天,檢驗結果顯示,華海紙業排放的廢水,前兩次水樣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分別達到每升512毫克和371毫克,屬嚴重超標。
由縣環保局工作人員所取的水樣則完全達標,化學需氧量濃度僅為每升90毫克。
湖北省南漳縣環保局局長馮舉富證實:這次檢測結果大概上午10點鐘超標,下午5鐘點超標,但是6點鐘達標。
■調查
>>企業
為達標建治污系統
據了解,華海紙業有限公司由原國營南漳造紙廠改制而來,是一家老污染企業。關閉老生產線前,華海紙業排出的工業廢水與縣城另幾個污染企業產生的廢水匯聚在一起,使當地河水由原來的可飲用、可灌溉的水體,變成了連灌溉要求都達不到的劣五類水體。
2007年,華海紙業按湖北省的要求,在最后期限內關閉了運轉30年的老生產線。同時,他們新建了兩條生產線,并購買了先進的治污設備,建成了一套新的污水處理系統。
稱超標系設備故障
按理說,現在企業完全有能力做到污水達標排放。那么,為什么這次會排放超標污水呢?
華海紙業有限公司解釋說,超標是因為設備不能正常運轉了。該公司副總經理馮永忠稱,污水處理設備出現故障,進口軸承燒壞了。雖然污水處理設備出現故障應向環保局報告,但是這次“時間短,我們沒有報”。
盡管沒有接到報告,南漳縣環保局依然認同了這個說法。檢測結果出來當天,縣環保局認定超標排放,對華海紙業有限公司處以10萬元罰款,并確認具體原因就如企業所說,是污水處理設施出現了故障。
污水8小時才會改變
記者了解到,污水處理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在修復后,超標的水要變成達標的水一般要8小時左右。而排污口的水在短短40多分鐘內,由超標變成了達標。馮永忠副總經理承認,這種現象他沒有遇見過,如果是機器發生故障,通常水質是慢慢變化,一般過8小時以后才有所改變。
>>知情人
地下有偷排暗管
那么,華海紙業有限公司的這次排污事件究竟是偶發故障,還是另有蹊蹺呢?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知情人找到了記者,談了有關情況。
知情人:它每天從晚上10點多,到第二天早上4點鐘,上下都排。
記者:廠里地下有沒有偷排的暗管?
知情人:有。
記者:在整個新污水車間有幾個偷排閥門?
知情人:新污水車間有3個,發現你們去了以后,用水泥把它封了。
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會同縣環保局監察人員來到這處被水泥封堵的地方。是否存在偷排閥門,只有刨開水泥才能一探究竟?稍跍贤艘粋多小時之后,縣環保局仍然以企業不同意為由,拒絕對此進行調查。
稀釋污水應付檢查
地下的查不下去,地上的又如何呢?知情人舉報,在污水處理車間的過濾池,有一條不該有的進水管,專門用來稀釋污水,應付檢查。
知情人:在偷排的時間,人大的、環保的,要來檢查怎么辦?檢查的時候,他從下游往上檢查,看河道的水。在這個時間,從河道抽取清水。
記者:也就是說從河道里抽取清水?
知情人:對。
記者:然后稀釋沒有處理的污水。
知情人:稀釋了以后就好(達標)了。
在廠區,記者找到了一根奇怪的水管。它一頭接著消防備用龍頭,另一頭伸進污水過濾池底,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記者:這根管子你說是干什么的?
馮永忠:這個一年用一次,清這個沉淀池。
記者:按你們設計施工圖,能不能有這根管子?
馮永忠:設計上有。
馮永忠找了半天,沒有一張圖紙上設計有這條水管。此時,這位負責人改了口。
馮永忠:當時我沒有說設計圖應該有,但是我工藝上應該有。
記者:那這個管子是誰設計的呢?
馮永忠:這個管子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企業在污水車間自行安裝了這根特殊的水管,負責日常監察的縣環保局有關人員竟然毫不知情。
>>附近村民
經常夜里 偷偷排污
其實,華海紙業有限公司是否存在偷排的情況,住在附近的村民是最有發言權的。
村民反映,紙廠總在晚上偷偷排放濃度很深的灰白色的污水。
村民稱:這水不需要問,也不用查,你只要看到那個河里頭,如果流了污染水,旁邊都掛著那些臟東西,如果是干凈的話就沒有。
群眾反映 不了了之
華海紙業是南漳縣域經濟的四大龍頭企業之一。新生產線建成后,一年上繳利稅可達3000多萬,而當年上年度的地方財政總收入不過2.33億元。
近年來,群眾對他們偷排時有反映,但最后卻總是不了了之,群眾對此也無可奈何。
記者:那你們怎么不跟縣里有關部門反映?
村民:跟縣里說了也不起作用,經常他們都晚上排。這里是沒有人看的,反正這個問題現在就是這樣。
■評說
發展和環保
關系需理順
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只有在經濟利益有保證的情況下,企業才會治污,而一旦兩者發生矛盾,企業首選的還是經濟效益,就會用偷排來降低成本,將污染治理的成本轉嫁到環境中。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地理順體制,完善配套政策,讓污水處理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贏,走上良性循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