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在蘇北射陽縣黃沙港鎮的海涂腹地上,勝達集團江蘇雙燈紙業公司的年產8萬噸葦漿項目和日處理2萬噸污水場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正在緊張施工的這兩大工程,總投資5億元,是該公司主動適應環保要求,從今年起關停全部草漿生產線,徹底甩掉了有悖環境保護的“污染”源包袱。
勝達雙燈紙業是我省造紙行業10強之一。2001年為服從國家重點工程淮河入海水道施工大局,從濱?h整體搬遷到射陽縣黃沙港鎮。從搬遷之日起,雙燈就堅定不移地選擇“循環經濟、綠色造紙”作為企業發展主體的思路,以“發展企業,造福員工,回報社會”為責任使命,努力在環境保護和造紙工業之間架構和諧。為謀求更大發展,2004年11月,雙燈與中國勝達集團成功實現跨省重組。重組后的5年中,勝達雙燈紙業把加快企業發展當作履行社會責任的首要任務,把架構環保與造紙工業的和諧當作企業生存的關鍵戰略,經有關部門批準,使企業的產能規模由1.8萬噸提升到8萬噸。
與此同時,通過審批建成了省級技術中心、博士工作站,與南京大學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持續對蘆葦濕地資源化利用造紙尾水進行深層次研究,多個項目分別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和江蘇省科技星火項目。江蘇省政府限制草漿生產的禁令出臺后,雙燈紙業雷厲風行,從2009年初開始,分期分批關停了歷時近50年的全部草漿生產線,同時技改上馬葦漿項目和配套的白水回用工程。并通過環評審批,在去年10月啟動年產8萬噸葦漿項目,今年4月又開工建設日處理2萬噸污水場。通過原料結構調整、工業改進和環保配套設施的完善,使企業徹底甩掉了草漿“污染”源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