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會把200億美元花在培育新的森林和建造新的工廠上。”巴西造紙業協會主席伊麗莎白·德卡瓦略(Elizabeth de Carvalhaes)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沒錯,首先是培育新的森林,然后才是建造新的工廠,這正是聞名于世的巴西造紙業的特別之處。通常在人們的印象中,造紙企業總是與“亂砍濫伐”、“水資源浪費”等惡劣的環境破壞行徑相聯系,但在巴西,造紙企業不僅實現了零排放,而且森林覆蓋率呈逐年增長態勢。
巴西造紙和紙漿行業中一半的比重,都來自東南部的圣保羅。在圣保羅擁有三個工廠的SUZANO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桉樹紙漿生產商。SUZANO的CEO安東尼奧·馬修(Antonio Maciel)向本報記者介紹,造紙產業的一個關鍵就是植樹,只有不斷地種樹,然后有計劃地輪伐,才能保證可持續的原料來源且不會破壞森林。
“我們所有的木材原料都來自于自己種植的森林!卑矕|尼奧說,“就像種莊稼一樣,我們先播下種子,然后再一批批地收割。截至2009年我們共種植了8000萬棵樹,平均每天220000棵!倍捎诘锰飒毢竦淖匀画h境,在圣保羅,從森林的種植到收獲,整個周期只需要7年時間。同樣的過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就需要25年甚至40年。
而且,像SUZANO這樣的公司還采用了馬賽克種植模式,這種模式的理念在于:每一塊種植面積都不太大,盡可能地用天然植被形成生態走廊和這些碎片混在一起。由于桉樹種植收獲需7年,所以區域被劃分成7段種植面積,每年輪流種植。此種種植模式,一是可以減少對環境和景觀的影響;二是最低限度的栽培技術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回溯過去,真正意義上的桉樹種植也正是始于20世紀初的圣保羅,當時圣保羅鐵路公司的林業服務總監艾德穆尼德納發讓,在對各種不同的樹種進行深入地研究以后,首次選擇了將桉樹作為鐵路用木,尤其是作為蒸汽機車燃燒的木柴。
除了種植周期短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以外,桉樹的另一大優勢在于二氧化碳吸收量!拌駱渥钜擞脕碇谱骷垙。因為所有樹木都吸收二氧化碳,但桉樹是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樹木之一!币聋惿渍f。
“一張由巴西生產的紙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從播下樹木的種子到最后成品,所有環節都是可循環的。用桉樹造紙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最后是不會再回到大氣中去的。”伊麗莎白說。
這就涉及到圣保羅造紙企業中另一項為人稱道的優勢——生產過程中有效的碳排放控制。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化學品和熱能,可再供制漿生產使用。而一些造紙產生的硫化物通過熱氧化法的處理,也同樣可以變為能夠利用的能源。同時,造紙廠中的污水處理系統,會通過生物處理來去除水中的有機廢物,使生產過程中所用水源全部無害化返回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