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紙業(002078)董事長李洪信在3日舉行的公眾開放日活動上表示,公司今年力爭實現三個全國第一,即在繼續鞏固高檔涂布包裝紙板市場占有率多年全國第一的基礎上,打造文化用紙和液體包裝紙兩個全國第一。
李洪信表示,目前有些紙種產能擴張迅速,造成供大于求,形成階段性和結構性的供需矛盾,但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及淘汰落后產能的大環境下,中國造紙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要靠差異化、高精特的產品,贏得市場。據介紹,太陽紙業目前擁有卡紙、銅版紙、文化用紙、輕型紙、防偽支票等多個高端紙業品種,卡紙一直位居國內市場老大位置,市場占有率保持在40%左右。
據悉,目前國內文化用紙產量在1200-1300噸左右,80%以上是小企業在生產,上規模的企業并不多。公司計劃在文化紙領域快速切入,目前23號紙機9.5萬噸熱敏紙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公司將以此為突破口成為特種文化紙生產的領軍企業,后續將投建30萬噸高松厚度純質紙紙機提升文化紙產能。
下一步,公司主要圍繞依賴進口的一些紙種進行產品創新,如食品包裝用紙、高檔特種紙、液體包裝紙等。目前公司已開發了不銹鋼襯紙、純質紙、彩色紙等新產品。其中,公司無菌液體食品包裝紙板填補亞洲空白,食品級高檔卡紙成功進入麥當勞、肯德基等世界級餐飲品牌市場。公司最近研發的輕型紙具有輕質便攜、保護視力、經濟實用、節能環保等特點,可節約木材50%以上,成為新一代課本用紙。
對于國內紙企屢屢遭遇歐美國家反傾銷、反補貼的問題,李洪信表示,中國部分造紙產品出口,對國際上老牌造紙強國固有利益有所影響,是中國造紙產業遭遇“雙反”的深層次原因。他表示,實際中國造紙出口量僅占生產總量的1/30,由于環保和保障內需等原因,中國政府并不主張紙張大量出口,紙張并沒有獲得出口退稅支持,廢紙加工貿易也被限制,政府也不給予其他補貼。他呼吁中國造紙業以及政府管理部門應加強與歐美國家產業界的對話,建立協調機制,減少國際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