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造紙之鄉”富陽的16名市民代表作了一次特別的體驗之旅:分別跟隨該市8個環保執法小組,突擊檢查江南片的32家造紙企業。
當天上午8時50分,第七執法小組拿到隨機抽取的企業名單后,立即驅車前往靈橋鎮。執法車首先開進了富陽福盛紙業有限公司,場口環保所副所長朱俊華一下車,就直奔污水處理設施。朱俊華說:“從1月2日起,江南片造紙企業分片實施限產減污,每日不少于3個環保巡查組現場執法檢查,至于像今天這樣的交叉式突擊檢查,每個月至少要搞一次。”
“污泥是怎么處理的?”“廢水回用有幾成?”一見到該公司董事長盛建軍,市民代表陳玲花就拋出了一個個問題。盛建軍指著一套名叫“斜篩”(收集泥漿、回收纖維)的設備說,自從2003年投入60多萬元建好廢水回用工程后,絕大部分的造紙污泥經過處理后成為生產灰板紙的原料,經過凈化處理的廢水80%以上得到回用,其余則納管輸往附近的靈橋污水處理廠進行生化處理。
這家企業的廢水處理設施看起來運行正常,排污口的水也較清,可身經百戰煉就火眼金睛的朱俊華還是發現了蛛絲馬跡:廢水池周圍地面很潮濕。為此,他建議挖條地溝,引流“漏網”的廢水。盛建軍承諾立即整改。
隨后,市民代表隨執法人員又檢查了3家造紙企業。為不給企業主“動手腳”的機會,富有經驗的執法人員每到一家先提取水樣!艾F在,富陽300多家企業都有廢水回用設施,實行24小時污染源在線監測。我們還建立了環境公眾有獎舉報、金融制約等監管機制,對嚴重影響污染物總量排放控制、惡意偷漏排超標廢水污泥的企業堅決采取限產限電措施! 朱俊華說。
11時45分,參加執法行動的最后一組隊員回來了。匯總檢查結果:當天沒有發現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排的造紙企業。市民代表陳亞洪感慨地說:“這種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如果能夠一直保持,富春江就清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