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電子書閱讀器銷量達全球20% "無紙化閱讀"時代到來?
 
http://www.hnckzkzs.com  2010-04-27 人民網

剛剛過去的世界讀書日期間,第七次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09年我國已有兩成半國民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而在電子閱讀器方面,僅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書閱讀器銷量已達到全球市場的20%。

有專家分析指出,持續推陳出新的電子閱讀器正在改變書籍載體的方式,更新與延展著人們的閱讀體驗。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體時代,讀者通過互聯網、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對信息的實時跟進、快餐消費、娛樂體驗等均已不成問題,而對諸如專業書籍、經典書籍等所要求的深層次閱讀,又該以何種技術推進?

從甲骨到電子紙

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進步的智慧,在一次次不斷更新的載體中得以傳遞。長期從事歷史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紀連海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將這樣一種演變總結為四個階段:

殷商時代,中國就有了刻在甲骨上的一段段卜辭。真正形成比較系統的文章,應該說是春秋戰國時期,像人們熟悉的孔夫子整理的史書。那個時候的書籍是手寫的,內容很精煉,載體主要是竹簡、木簡。

第二個階段是造紙術發明以后寫在紙上的書。在造紙術之前,人們形容一個人有學問,會說他“學富五車”,因為竹簡很多、很重。而有了紙張以后,就方便了很多。

第三個階段是印刷術出現后的紙版書。印刷術使得書的成本變得極為廉價,知識得到了更好、更廣泛的傳遞。

第四個階段,就是現在新媒體技術支持下的電子書。 “《二十五史》成百萬卷,太多了,家里根本放不下紙版,但現在一本電子書就都有了!奔o連海說。

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電子紙技術,與紙質書相比,實現了海量存儲、 輕巧靈活、隨身攜帶,便于讓讀者搜集起自己的瑣屑時間與長篇經典相伴。與電腦的液晶顯示屏相比,它們獨有的電子墨水顯像技術更接近于傳統紙張閱讀帶給人們的舒適感,無輻射、無背光。這些都大大降低了使用電腦閱讀長篇典籍的疲勞感。

閱讀體驗的延續與拓展

“在深度閱讀時,我需要專門地方做批注,因為常常有閱讀中一剎那間特有的感想,轉瞬即逝,必須寫下來!奔o連?粗嘏⑦^程對于深度閱讀的構成。

誕生之初的電子閱讀器由于只提供顯示而無手寫功能,使讀者感受到讀與寫之間的屏障。今天,用戶已經可以直接將批注清晰地書寫在電子紙的紙頁上,還可以隨時對已撰寫的注釋進行修改與編輯。

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邦江多年從事電子閱讀器技術研發工作,他談到了批注過程得以實現所需的兩個技術手段,一是手寫輸入技術的實現,二是語言識別技術的發展。

“比如,最初的手寫識別只能識別工整的字體,但現在已經可以識別連筆、潦草的字體;最初只能識別漢字,現在已經可以識別英文、意大利文、俄文、泰文等多種文字,不同語言文字的使用者都可以實現與書本的交流!

此外,深度閱讀的實現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討論與切磋的過程。從古代的論道,到當今的沙龍,都是讀者針對書籍中某一觀點而展開的思想碰撞。

據介紹,電子閱讀器的服務大多依托于龐大的內容數據庫,讀者從數據庫中將內容下載到閱讀器上進行閱讀,因此,很多服務商便在內容數據庫的建設過程中,加入了網絡交流功能的開發。

“我們做了一個‘漢王書城’,在下載的同時,大家都可以在這個空間里發表自己的觀點、推薦,形成一個閱讀群體,共享一些閱讀觀念!蓖醢罱嬖V記者,因為每個人的視角、經歷不一樣,對一件事情的理解不完全一樣,網絡社區的閱讀交流,延伸了傳統閱讀時代給人帶來思考、帶來碰撞的體驗。在國內頗具人氣的豆瓣網上,網友不但可以自由發表有關書籍的評論,還可以搜索到別人的推薦。

隨著無線上網技術的發展,電子閱讀器提供商與無線網絡運營商的融合在相當程度上提供了知識儲備與更新方面的支持,為讀者實現深層次閱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互聯網是活的,一旦有新的東西,更新、搜索、查找,它都可以做。我覺得這給人們知識獲取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蓖醢罱治稣f。

經典書籍需精確傳承

人們看重深度閱讀,很大程度因為閱讀對象是傳統的人文經典。在這些經典中,讀者萃取著歷史的精華,豐富著人生的閱歷。

業內人士指出,電子閱讀器利用自己的海量儲存,容納了一大批經典書籍。但在經典書籍由傳統紙張向電子紙張的轉換過程中,目前還存在一些紕漏、誤寫等情況。

“歷史作品中有大量的人名、地名,如果有誤寫和紕漏,會給孩子帶來很難改變的影響!奔o連海說,在關鍵時刻,真要用到一些材料的時候,他還是會回去翻原本的史稿。

傳統的紙書向電子紙書轉換時,有一個數據加工過程。該如何保證內容上的一致?據王邦江介紹,這需要專業的識別技術和精確的人工校對,“一本100多頁的小說,基本上每天需要三個人的工作量,假如10萬冊的圖書,相當于每天幾十萬人的工作量。但隨著識別技術越來越成熟,這樣的錯誤會越來越少!

不僅如此,無紙化閱讀所帶來的低碳環保、與3G融合所帶來的實時更新,以及新技術下對于傳統閱讀體驗最大限度的保留與延展,使得優秀文化在得以便捷傳播的同時,相關文化技術企業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針對不同用戶群體的個性化服務的開發,以及產品價格在市場競爭中的進一步下降,新興電子閱讀技術將對書籍載體的演變與人們閱讀生活的改進,帶來更為有力的推動!痹摌I內人士這樣說。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用新型環保印刷版材印出的紙張(左)和傳統印刷版材印出的紙張(右)對比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