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林業項目、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及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共十余位專家,從2001年開始,通過對中國和主要供應國的林業研究、海關數據分析,對中國不同區域的木材市場調研等方法,歷時4年完成了《中國木材市場、貿易和環境》調研報告。
中國林產品進口量迅猛增長
1993年,中國工業用原木產量為7700萬立方米,1995年上升到1億立方米后,在2003年減少到7900萬立方米。在1993年到2003年期間,中國林產品出口量從700萬立方米增長到3500萬立方米;國內工業用材消費量從約1億立方米上升到近1.4億立方米。而與此同時,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林產品折合成等同圓木量由2500萬立方米,增長到9400萬立方米,幾乎增長了4倍。由此可見,林產品的進口大大彌補了我國國內生產的短缺。
作為林產品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是全球林產品貿易的主要參與者。中國工業用材、紙漿和紙產品消費市場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巨大的市場。中國森林資源相當有限,而木材和紙產品消費增加的潛力巨大。從今后來看,中國的林產品將持續短缺,在一定時期內依然需要大量進口林產品。據世界自然基金的報告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林產品缺口將會增加到1.25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