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春節了,貴州省赤水市天臺鎮新殿村竹農張祖聯高興地算了一筆賬:“退耕還竹后,去年平均1畝地產出2.5噸竹子賣給廠里,只需要投3個工時費,可以賣850元錢,凈賺600元,比種糧劃算多了!背嗨刑岢觥皬S地同心強竹業,共謀發展惠竹農”,讓竹農和竹加工龍頭企業最大可能實現雙贏。
歷經多年探索,赤水市委、市政府根據獨特氣候、地理和區位優勢,制定了“竹業強市”發展戰略。即以2008年底建成投產的赤天化紙業公司為龍頭,用竹造紙,帶動赤水市農業發展,將農民田間山頭建成為企業輸送原材料的“第一車間”。
2009年全市向赤天化紙業公司供應原料21萬噸,20多萬農民直接兌現經濟收入近1億元。今年全市計劃向企業供竹30萬噸。竹業已經成為赤水農業的主業、農民的綠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