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承前啟后。地處盆周山區的四川沐川縣委、縣政府圍繞實施“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做強生態經濟”的發展思路和“11234”戰略目標(即建設進出大涼山、攀西經濟區和成都、樂山,連接宜賓、云南重要交通走廊的物流中轉站;建設川滇兩省四市(州)十縣(區)農產品加工產業中心;打造“西部紙都”和“川西竹!眱蓮埳鷳B產業名片;打造竹木板材、生態食品、磷煤化工三大產業基地,建成“生態示范縣、工業特色縣、農林優勢縣、旅游品牌縣”),總結經驗找差距,研討、再研討,調研、再調研,跳出沐川看沐川,雖然取得很大成績,卻任然面臨諸多瓶頸制約,歸納起來就是“一憂、五低”。
著力打造“西部紙都”產業名片。加快制漿造紙項目建設,形成合理的制漿造紙規模,延伸紙業鏈條,提升紙產品深加工開發能力,使之與制漿規模相適應。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推進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系列項目,包括10萬噸無氯漂白竹漿板、15萬噸高檔文化用紙、10萬噸白卡紙、5萬噸高級生活用紙等制漿造紙項目,總投資20億元以上。著力培育發展產值35億元以上的制漿造紙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