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召開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考核評估座談會。此次座談會召集了包括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有關地方和環保、城建、水利、農業、林業及中咨公司等部門代表在內的多方機構和部門共同參加。與會專家對加快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紛紛發表看法和建議。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太湖治理任務非常重大,其難度極為艱巨,治理需要長期堅持,重要的是從源頭治理污染,完成其總體方案目標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積極意義重大。
太湖污染加劇
“太湖流域地區經濟發達,發展較早,太湖水源不僅承擔著地區經濟生活的水源供應,還發揮著環境平衡的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征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太湖流域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腹地,總面積達到3.69萬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流域內經濟社會出現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盡管包括江蘇、浙江、上海在內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地區治理力度,但是太湖水環境惡化趨勢并未得到有效緩解。2007年的太湖藍藻大暴發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歷史的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當今的太湖污染現實,由于以前的經濟發展理念的原因,人們普遍不注意環境保護,近年來的環境保護宣傳以及切實的治理工作已經使得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至少減少了繼續污染的可能性!秉S征學說。
因為一直以來的太湖流域內過多的污染企業的大力發展,使得太湖的污染程度一再加劇。
“比如一些造紙、紡織、石油化工企業高度密集在太湖地區,通過對匯入太湖的河流造成的污染水,匯入太湖后,最終造成太湖水質的極度惡化!秉S征學說。
據記者了解,太湖治理整體方案中提到的太湖地區重點污染行業包括紡織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和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及化學纖維制造業六大類重點污染企業,且主要分布在江蘇以及浙江沿太湖流域的地區。
從源頭治理污染并堅持長期治理
“由于地區環境問題影響經濟發展的例子很多,太湖流域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顯得特別突出。加之治理難度極大,且治理同時不能放棄發展經濟,這就需要長期地堅持以達到最終經濟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發展部研究員劉云中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此,黃征學也認為,治理難度大決定了地方政府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治理方案和措施,且需要加大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管力度。
“通過政策制定鼓勵企業的環保意識,加大監管力度,避免以提升地方經濟總量而犧牲地方環境的情況再次出現是政府需要特別注意的!秉S征學說。
整體方案提出,太湖治理的近期目標是:到2012年,太湖湖泊富營養化趨勢得到遏制,湖體水質由劣V類提高到V類,東部沿岸區域水質由V類提高到IV類,主要飲用水水源地及其輸水骨干河道水質基本達到III類,河網水(環境)功能區水質有所改善。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太湖湖泊富營養化程度有所改善,達到輕度—中度富營養,湖體水質基本達到IV類,部分水域達到III類。
“這樣的目標實現起來具有一定挑戰性,重要的是從源頭治理污染,再通過技術手段治理湖泊內的水質污染!秉S征學說,太湖不是流動水,相對具有一定治理優勢,管好匯入太湖河流的源頭污染,對于長期的治理效果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對此,劉云中也認為,如果治理匯入河流的政策和技術得到確定并切實發揮作用,可以對太湖水質的治理起到根本決定作用!斑@樣必將會為整個太湖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布局產生導向作用,畢竟水質污染的代價還是很大的。”劉云中說。
據記者了解,太湖治理專家正在探索用“生態”方法治理太湖水質富營養化難題。具有神奇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水葫蘆有望從“環境殺手”轉變為太湖治理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