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是國際無消費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黨委書記杜鵬飛,北京環保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政協委員湯大友今天上午作客人民網“人民議事廳”,與廣大網友交流環保話題。
今天是國際無消費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黨委書記杜鵬飛,北京環?茖W研究院工程師、政協委員湯大友今天上午作客人民網“人民議事廳”,與廣大網友交流環保話題。說到水污染的問題,兩位專家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也是污水排放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杜鵬飛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也是污水排放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家建設部統計,截止到2007年,我國665個城市的總供水量達到501.9億立方米/年,按照城市的戶籍人口來算,人均的綜合耗水量大概就是在390升/天左右,平均每人每天消費400升水。這個水平也是很可觀的,十年前,全國的城市平均綜合消耗水量大概只有300左右,可見增長速度很快。
杜鵬飛進一步說,與500億噸年用水量相對應的必然是大量的排水產生、排放。過去我們排水量少是跟我們供水設施、基礎設施不完善有關系,因為供水的能力和居民的消費能力偏低,導致用水量相對來說比較少,排水量也比較少,但現在來看,這個量已經很大了。據保守估計,我國城市排污總量現在約為400億噸/年。而我國農村地區有將近三萬四千個鄉鎮,這三萬四千個鄉鎮本身的建城區和城市區其實是類似的,集中居住的區域廢水的產生量、排放量都很高,統計數據大概鄉鎮人均用水量中,鎮能達到人均90升左右,鄉大概是75升,這指的是鄉鎮集中用水區就是建城區,這部分人口大概也將近有4億人,這樣算下來,總的污水量肯定是相當可觀。
湯大友進一步闡釋到,這幾年排污量增長得快是因為我國這幾年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化進程快了以后,城市人口就要聚集,城市的人口多了以后,對水的消費就要增長。而且城市消費,水增長是可以計量的,廣大農村的水是不好計量的。所以,這幾年,我們國家也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高速發展和一些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不光是在中小城鎮,甚至在一些鄉鎮級,很多也都是一些供水設施、排水設施相對比較完善。這樣反映出來了一個問題,一個是城市耗水量增大了,耗水量增大了就是污水排放量就要增加。所以這幾年顯示我們國家總的污水排放量和城市生活的排放量增長得比較快。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但湯大友也強調,對于人均用水消費來講,我國仍然是偏低的。單純考慮我們居民的人均用水量,就是居民家庭的人均用水量是160升(全國平均)。國際上一般200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