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邢臺縣獲悉,該縣節能減排工作在全省實現“四個率先”:2008年1月,在全省率先承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省政府辦公廳專報予以刊發;2008年10月,一次性拆除12條造紙生產線、50座蒸球,在全省率先結束了化學漿造紙的歷史;2009年6月,全部取締縣域內386座土石灰窯,在全省率先結束了土法燒制石灰的歷史;2009年10月,對照省驗收方案,提前14個月率先完成三年目標任務。
邢臺縣是一個以鋼鐵、煤化工等為主的資源型發展縣,2008年被省確定為節能減排“雙三十”考核單位后,自我加壓,超前謀劃,全面打響節能減排攻堅戰,先后投資35億元,實施了64個節能減排項目。
緊緊圍繞德龍鋼鐵、旭陽集團兩個耗能大戶,謀劃實施了總投資超10億元的德龍煤氣回收綜合利用、高爐爐頂余壓利用、節電技術改造、制氧生產線和旭陽煤氣回收制甲醇、甲醇余熱發電等6大節能項目,年節約標煤60萬噸。
著力推進建材、鋼鐵行業等五大減排工程,先后關停386座土石灰窯,取締小板廠111家,拆除煙囪275根,更換4噸以上鍋爐25臺;治理整頓石子加工企業97家,關閉粉塵污染嚴重的石子加工生產線31條,治理小煤場210家,取締80家;拆除12條造紙生產線、50座蒸球;拆除萬泰水泥等5座機立窯;拆除德龍3臺30平方米燒結機,實施156平方米燒結機脫硫工程。
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進程中,該縣探索健全了一系列保障機制?h主要領導親自統籌調度節能減排工作,并將64個項目分包到縣級領導,每項指標都細化分解到鄉鎮、部門和企業,堅持每月一調度,每季一通報。同時對干部實行節能減排捆綁考核問責,對企業推行節能減排“關停令”,用考核和問責兩把快刀,有效保證了節能減排各項措施的推進。
靠節能減排的“硬杠杠”,該縣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興墻材耐火窯具改造等一批節能環保項目相繼建設,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旭陽園區被確定為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并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德龍園區實現了由鋼鐵冶煉向鋼制品生產的延伸,中國重汽金后盾萬輛特種車、華旗改裝車、車架廠等項目進展順利,全縣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產業支撐體系更加牢固。
據統計,截至10月底,該縣入統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降至4.34噸標煤,超額完成省定三年節能目標;SO2削減量2062.43噸,控制總量降至省定三年標準7620噸以內;COD削減量削減1540.5噸,控制總量降至省定三年標準3570噸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