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新引進投資48億元的粵港皮革環保工業城項目,要求客商必須先投資建好污水處理,才能上馬皮革加工項目。近日,與之配套的貴港市江南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工業城一期基礎設施建設也拉開了序幕,已有20家皮革加工企業意向進駐。
信心源于方向正確。貴港市委書記賴德榮說:“在新一輪沿江大開發中,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環保優先,明確提出沿江開發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沿江工業必須朝循環經濟方向發展,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好西江的生態環境!
貴港市從抓好企業內部的“小循環”開始,誕生了我國第一個生態型工業園——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該園把前一生產環節的廢料作為下一生產環節的原料,首尾相連,形成一個典型的循環經濟生態鏈。目前,貴糖集團已形成以甘蔗-制糖-廢糖蜜制酒精-酒精廢液制復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造紙-制漿黑液堿回收兩條主線的資源綜合利用工業生態鏈。該公司大部分效益來自于綜合利用和廢棄物利用,綜合利用產值占公司產值的70%以上。
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的成功經驗被廣泛地引入沿江產業。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循環經濟也有聲有色,董事長程克算了一筆賬:公司的污水處理系統厭氧工序每天可產生10萬立方米沼氣,發熱量在5000大卡以上,代替燃煤發電,相當于每天純獲利6萬元。
與貴糖集團一樣,該公司的整個酒精生產過程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經濟生態鏈,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0多噸,減少污水排放約100萬噸,節電約4320萬千瓦時。
在此基礎上,貴港市把企業間關聯的廢物可以相互利用的工業項目放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在空間上促進廢物利用“大循環”的形成。以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構筑區域循環、企業間經濟利益共同體為例,該公司利用與周邊企業產業鏈之間的代謝共生關系,與周邊企業共同建立了一條循環產業鏈。該公司利用貴港電廠、來賓電廠等企業的粉煤灰、脫硫石膏,及貴港鋼廠、貴港南風化工廠等企業的工業廢渣作為水泥生產原料,并將城市可燃垃圾作為燃料在窯內焚燒、消納,減輕環境污染。
循環經濟帶來的好處老百姓的感受最為直接。家住臺泥(貴港)水泥有限公司附近的覃有德感慨:“沿江開發這幾年,我們感覺環境沒有變壞,而是越來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很放心!蹦壳,貴港市已成為廣西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基地。西江母親河猶如一條綠色的紐帶,把建材、電力、冶金、糖紙、化工等循環經濟型產業聯系在一起,構成了西江經濟帶這一串璀璨的明珠。據統計,2008年貴港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05年增長116.3%,工業對整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1%。
記者點評:
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
面對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戰略的歷史機遇,貴港人發展的愿望十分強烈。然而,西江經濟帶的開發建設,絕不能沿襲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處在西江中上游的貴港市提出了建設西江“綠色”經濟帶的發展思路,從本質上說是一場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貴港市引導沿江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從企業內部、園區內部的“小循環”發展到產業“大循環”,為廣西探索沿江、沿海開發新路子提供了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