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低碳路線圖
 
http://www.hnckzkzs.com  2009-10-03 經濟觀察報

年底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能不能達成一項全球性的減排協議?如果你這樣發問,恐怕最樂觀的預測者也不敢給你一個確定的答復。

不過沒關系,至少在眼下顯而意見的是,反思舊工業化道路、減少碳排放已不僅僅是一個 “政治正確”的口號,而是成為了新老工業國競爭的一塊高地——僅就低碳經濟這塊蛋糕來說,據說就價值超過2萬億美元。

中國,已經被推到了抵抗全球氣候變化的前鋒位置。對于一個正在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大國來說,這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不過,看上去中國政府更愿意把這看作是一次趕超的機遇。

政策準備

上個月末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中國最高領導人已經承諾顯著減少碳排放。

而行動更早于承諾,中國早就在尋找一條不那么依賴化石能源、避免破壞環境的發展道路。這被視為中國發展觀的變革,新道路被稱為“科學發展觀”,成為中國未來數十年發展的指導方針。

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有的人甚至懷疑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伴隨著高污染、高排放,也許我們在尋找新發展模式的道路上找尋幾十年都不會成功,到頭來卻發現這不過是發達國家的一場游戲。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包括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把有關氣候變化的談判,看作是國家發展權的爭奪戰。

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現在的發展模式已經接近極限。世界各國正在遭受氣候變化的侵擾,并造成了巨大損失——中國官方智囊的一份報告說,到205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將因為氣候惡化而減少14%-20%!

中國過去30年重發展輕環保的行為已經累積成為惡果,環境危機頻頻爆發。未來十年,中國更將迎來環境危機爆發的高峰期。

轉變發展模式刻不容緩,在中國這已成為共識。

中國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提出了節能減排的硬性目標。國家環境保護部總量司的官員說,兩項減排指標有望提前完成?紤]到中國每年接近兩位數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個結果多少有些讓人喜出望外。

而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將進一步提高減排量,并把減排污染物從原來的兩項指標擴展到多項。

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更為長遠的2020年節能減排目標。2007年中國曾經發布 《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規劃了截止到2010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新的文件將勾勒出下一個10年的中國減排路線圖。

另一份《關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文件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當中。中國官方計劃選擇一些地區作為推進低碳經濟的試點,以便結合中國實際,找到一條能夠平衡好發展與減排的道路。

讓經濟變綠

香港匯豐銀行(HSBC)的一項研究顯示,2008年,全球氣候變化行業中的上市企業(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核能、能源管理、水處理和垃圾處理企業)的營業總額達到了5340億美元,超過了5300億美元的航天與國防業的營業總額。

2005年發布的 《斯特恩報告》(SternReport)曾預測,到2050年時低碳商品和服務行業的年收入將達5000億美元。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低估了這個大蛋糕的價值。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 “中國2050能源發展路線圖研討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能源科技的創新,對中國走上低碳經濟至關重要。

中國國務院已決定把低碳經濟作為下一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意味著一直備受爭議的碳捕捉及儲存利用技術、低碳型工業、低碳型建筑和交通體系,都將成為重點發展行業。

如果按照科學家的建議,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使全球升溫幅度不超過2攝氏度的水平以內,就意味著必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核電站、風電場和太陽能板,這個市場幾乎不可限量。

國運所系

奧巴馬政府上臺伊始,新能源政策就成為其高調出手的一張王牌。與奧巴馬新能源戰略幾乎同步,由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發起的國際新能源組織(IRENA),在德國波恩成立,其宗旨是在全世界擴大新能源的使用。

在亞洲,日本提出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核能資源。

在新能源領域,中國還只是一個追趕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說,中國應該盡快行動。能不能較快結束目前這種很不健康、很不平衡的發展方式,我們未來的國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一點。

一方面,中國面臨的環境壓力不斷增大,另一方面,中國能源結構不合理,對國外石油資源的依賴日益加深,這都需要中國把新能源發展放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加以重視。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G20峰會上莊嚴承諾,中國將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比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召開數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就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等問題征求意見。

具體政策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日向外界宣布,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發展規劃,計劃投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支持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以及傳統能源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能源的發展。

而在硬幣的另一面,伴隨著新能源這個新興產業在中國的崛起,與之相關的政策調整、消費市場的拓展、價格形成機制的不完善等,都將成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上需要跨過的障礙。

在宏觀政策導向已經明朗的同時,應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諸如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法規政策,符合地方特點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的資源評價和利用規劃等等。

同時,還可以考慮設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價格補償機制,建立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建設的保障體系等。

對于一直制約新能源發展的成本高的難題,可以考慮政府和企業聯手解決。當下,新能源開發一直存在著技術落后、前期投入高、風險大等問題,對此政府應考慮出臺相應扶持政策,或給予補貼,或在價格上給予照顧。確保參與可再生能源研發、生產的企業有利可圖,提高企業的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需重視對核心技術的掌控。目前相對于歐美來說,中國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對發達國家依賴嚴重。

此次能源關鍵技術一旦獲得突破,很可能形成新的產業革命。中國未來能否在世界舞臺上崛起,新能源既為中國提供了一次挑戰,更提供了一次機遇。

一、綠色中國指標

★2006年—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當中比重提高到10%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20%★2020年與2005年相比較,單位GDP二氧化碳顯著降低★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的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二、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應對氣候變化四點意見:

★履行各自責任是核心★實現互利共贏是目標★促進共同發展是基礎★確保資金技術是關鍵

三、中國減排主要領域

★建設燃煤脫硫機組★增加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淘汰小火電機組★調整鋼鐵、水泥、焦化及造紙、酒精、味精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結構

四、低稅經濟主要領域

★風電★太陽能★核電★新能源汽車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胡潤百富榜歷年首富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