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一 人力成本
香港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印刷中心之一,它有70%的印刷品出口海外。2008年,香港的印刷品出口總額達到26億美元,盡管這一數據比前一年增長了5%,但仍低于其他行業9%的增速。應該說,提高印刷從業人員的工資是導致香港印刷市場增長趨緩的一個主要原因。
香港出口的大多數印刷品是在中國內地生產的,隨著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工業腹地廣東省大幅提高印刷工人的工資水平,印刷企業的經營也受到了沖擊。為此,中國的印刷企業紛紛采取措施,以應對用工成本的上漲。其中,中國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年產值為7.89億港幣的星光集團,最近就將自己的一部分業務轉移到了中國內地,以降低勞動力成本。
該集團的執行董事林必旺說:'中國某些地區的工資水平已經在過去4年翻了一番,因此,我們決定將一部分工廠轉移到用人成本只有東部地區一半的內陸地區,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挑戰二 企業利潤
星光集團還采用了精益生產的管理方式--這在東南亞地區還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理念,但它的確具有一定的優勢。
林必旺說:'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仍然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市場,它給其他國家創造了很多價值,盡管企業在中國的運營成本有所上升,但仍然比其他地區更具優勢。'
西方客戶的期望值過高也是香港印刷企業目前面對的一大挑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刷企業經營者表示,很多西方買家都希望能得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印刷解決方案。該印刷廠的工作人員說:'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我們必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通過最好的環境認證,我們的利潤總是會被壓縮到最低,因為人們對這里的生產成本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挑戰三 環保壓力
此外,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走上了環保印刷的道路。我們從最近召開的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上就能深刻地體會到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的轉變。
香港印藝學會主席楊偉文說:'我們的印刷企業對客戶普遍關心的環保問題作出了積極響應,除了增加對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外,它們還積極申請FSC(森林管理委員會)和PEFC(森林認證認可計劃委員會)等環保認證。'
香港的印刷企業都把追求環?醋鍪且粋寶貴的發展機會。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的組織者--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有關官員表示,香港必須要不斷發展才能始終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他說:'我們必須要順應綠色印刷的趨勢,并通過實施環保印刷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中國內地市場需求的增長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香港印刷企業的壓力。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印刷業仍然要面對西方市場需求量銳減的挑戰。為了滿足海外客戶的需求,香港的印刷企業也必然要增加對環保技術和設施的投入。
挑戰四 市場變化
上海安全印務有限公司是最早開展安全印刷的滬港合資企業之一,該公司通過了一系列國際認證,并開發出了先進的防偽技術。除該公司以外,很多企業走進了小眾印刷市場,并希望能借此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目前,香港印刷業仍十分依賴出口市場。林必旺表示,星光集團目前希望能將自己1/3的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和中國內地。但他也承認,現在距離這個目標的實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楊偉文認為,盡管全球市場需求速度減緩,但中國國內市場已經開始復蘇。他說:'中國國內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印刷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但這仍不足以抵消西方國家的印刷需求量的下降。'
這些年,香港的印刷產量始終都處于變化之中。幾年前,長版彩色精裝書是大多數香港印刷企業的主打產品,而如今人們已經把生產重點轉移到了印后加工和RFID(射頻識別)安全印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