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中旬,北部灣國家經濟開發區欽州犀牛角大欖坪工業園區,車輛往來,人員穿梭,由金光集團APP投資的廣西金桂漿紙業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抓緊建設,這家APP中國投資建設的又一個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在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尚未褪去時逆風起舞,為蓬勃發展的北部灣大建設增添了不少的活力,其世界上最高等級的環保標準設計,也將使項目成為北部灣最環保綠色循環產業。
中國造紙業,幾十年來一直面臨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難選擇,如何探索出一條既可促進經濟發展、又可有效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這不僅關乎造紙業脫去污染的帽子,更重要的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和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
面對高大煙囪排放的滾滾濃煙和排放到河流中的散發著臭味、泡沫四起的污水,中國紙業步入了進退維谷,污染成為了造紙業的直觀形象。
1992年,金光集團APP進入中國,開始了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探索。那時的中國造紙業,依然以草漿為主要原材料。而同一時期,世界紙業發達國家芬蘭、瑞典、美國和日本等已建成了林漿紙循環產業模式,并以此構建了穩定的世界紙業戰略格局,世界紙業諸強牢牢把控了中國漿紙原料和高端產品市場。挑戰世界紙業格局,改變中國紙業落后污染面貌,成為了金光集團APP這家華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一時期,林漿紙一體化在國人眼中還只是一個概念,人們的定勢思維中,造紙就是污染。作為華人造紙企業的APP,對內面臨國內社會各界和民眾對造紙業污染嚴重的舊有印象,對外有紙業諸強的競爭壓力,在公眾對林漿紙一體化理念還十分陌生的背景下,開始了其造紙業可持續發展的探索之路。
在荒山荒地開始建設人工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投入巨資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提升環保標準,實行國際化環境管理體系和認證標準,貫徹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的經營理念,一步一個腳印,APP用責任和行動改變了中國紙業的落后面貌,挑戰了世界紙業格局,全方位打造出了“生態營林、環保制漿、綠色造紙”的循環經濟新形象。
但APP的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建設,一路走來并不平坦。
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桉樹破壞生態的風波、環保組織的批評抨擊、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遭受質疑,紛紛揚揚的負面信息伴隨著APP林漿紙發展,從云南到海南,從國內到海外,一直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作為中國現代化造紙企業的優秀代表,APP 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面對困難、壓力和挑戰,APP選擇了以持續不斷的努力與改善,堅定地將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付諸實踐。APP 通過努力貫徹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打造出了金東紙業、金海漿紙、寧波中華等一大批優秀的現代化造紙企業,脫去了中國造紙業污染的帽子,實現了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花園工廠、環境友好企業等美譽。這是一段艱難的歷程,但必將成為輝煌的記憶載入中國紙業的歷史卷宗。
以人工林為主的漿紙原料林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林業六大工程林之一的南方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無數座荒山披上了綠裝,無數個林農用鋤頭耕耘出了綠色銀行,大型挖掘機爬上了山腰,生物育苗技術撒播到了田間地頭,人工林產業的發展,使現代化的營林技術被普通林農掌握,他們在改變自己勞作方式和改善自己生活狀態的同時,減少了對天然林木資源的低效率消耗,更促進了林地產量的提高和森林資源蓄積量的提升。APP企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落后地區的發展,間接保護了天然生態林,這就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和諧發展的責任。
APP中國近日發布的《立足中國、綠色承諾》報告和《企業環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在造紙業主要污染物BOD、COD排放方面,APP下屬的各工廠在噸漿耗水量、噸紙排水量、粉塵回收率方面,均居于全國領先,有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APP(中國)竭盡全力,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減少能源及自然資源的消耗,獲得經營收益的同時為社會創造價值,并努力回饋社會,支持公益事業發展。金光集團APP(中國)通過“立足中國,綠色承諾”活動,正積極推動造紙行業成為解決資源匱乏、環境污染隱患、經濟責任等挑戰的方案制訂者和執行者,而非問題制造者。
隨著經濟的復蘇,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會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循環經濟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對環境影響比較敏感的造紙業來,加大環保設施和技術投入,提高污染物處理水平,增加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公布企業經營對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是都是造紙企業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APP作為造紙行業的優秀企業代表,其在環境保護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所體現出的企業社會責任,必將帶動造紙行業內其他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步伐。
國家環保部公布的金東紙業環保核查通過公告函中,廣西金桂林漿紙項目也涵蓋其中。金桂林漿紙項目在主要污染物處理方面,在建的一期工程廢水排放指標,國家環保部(原國家環保局)批復的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固體懸浮物三大排放量標準(kg/t產品)分別為33.2、7.51和11.3,金桂漿項目相應的設計標準分別為≤1.4、≤0.28、≤0.42,標準提升了近30倍。
用自身的行動實踐循環經濟的同時,APP還主動到各大高校開展循環經濟理念宣講,廣西大學、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為廣西林漿紙項目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APP結合企業具體實踐在這兩所高校進行了《科學發展人工林》主題報告,將循環經濟學的內涵和規律進行了闡述,使綠色循環經濟理念成為了校園的熱門話題,受到了師生的高度關注。
用責任演繹造紙業綠色循環,我們需要更多像APP一樣的企業行動。(任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