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建立健全林業金融支撐制度是當務之急
 
http://www.hnckzkzs.com  2009-06-29 金融時報

    日前召開的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強調,要建立健全林業金融支撐制度,加大林業信貸投放,開發林業信貸產品,拓寬林業融資渠道,完善財政貼息政策,健全林權抵押貸款制度,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事實上,林業投融資改革作為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各界關注,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小額林權抵押貸款的問題,再比如政策性森林保險的問題。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宋逢明教授。

  主持人:當前,人們已深刻地認識到,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盡快建立健全配套金融服務體系。我們看到,由于林農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貸款難成了林業經濟發展的“瓶頸”,您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意義何在?

  宋逢明:當前,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正在經受巨大沖擊。在目前大力拉動內需的經濟背景下,包括4億多林農在內的8億農民是國家最大的消費群體。推進小額林權抵押貸款,讓廣大林農分享到林權抵押貸款帶來的融資便利,有助于林農脫貧致富、增加收入,有助于林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騰飛,有助于我國經濟轉入依賴消費內需增長的良性軌道,增強經濟的穩定性和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

  應該看到,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林權的明晰和林權的監管、交易、流轉等配套服務的逐步完善,為金融部門在林區開展金融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借助這一平臺,積極開展小額林權抵押貸款,不僅實現了農村信貸史上以林權證為抵押物的新的突破,還可以有效解決林農貸款難的問題,將林業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優勢,進而帶動農村經濟繁榮,農民收入增加,消弭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和諧發展。

  主持人:從全國各地正在進行的林權抵押貸款的探索情況看,面向企業和大戶的林權抵押貸款已基本走上正軌。目前的難點在于小額貸款。當前農村最需要貸款而且貸款最難的是中低收入群體,他們最需要資金開展生產、改善生活。小額林權抵押貸款雖然被廣大林農認為是十分現實的主要選擇,但由于缺少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和相應的金融產品,目前還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您對于解決這個問題有何建議?

  宋逢明:這需要建立金融服務平臺。農民小額貸款難的首要問題是鄉村缺少金融機構,大部分鄉鎮只有農信社提供金融服務,但農信社本身也是困難重重,無法支撐這項工作。鄉村銀行的建設還在起步階段。所以,農村信貸問題首先要解決金融服務平臺問題。一是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林業金融發展道路,通過各種激勵措施建立各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競爭互動的林業金融新平臺。二是建立林業地區林農信用體系。三是建立鄉村信貸協管員制度,負責本村的小額貸款。四是強化政府引導和服務,確保小額林權抵押貸款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此外,還要完善銀林合作機制。開展小額林權抵押貸款,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需要加強銀林合作。金融監管部門應盡快出臺關于小額林權抵押貸款的管理辦法,規范貸款程序,簡化小額林權抵押貸款的申請和操作手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完善關于抵押物處置的各項法規,有效防范風險,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小額林權抵押貸款業務。

  更重要的是要創新金融產品。目前開展的林權抵押貸款,普遍存在周期短、利息高、門檻高的問題,與林業生產需要不相匹配。開展小額林權抵押貸款,需要根據林業生產的特點創新金融產品。這此產品要以中低收入林農為主要貸款對象,還要確定符合林業生產經營特點的貸款期限。

  當然,強化國家政策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建立小額林權抵押貸款貼息扶持政策?紤]到林農的承受能力,應使林農承擔的貸款利率控制在年6%以內,實際貸款利率中超出的部分,建議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支持。二是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三是設立小額林權抵押貸款風險準備金制度。

  主持人:除了小額林權抵押貸款的問題,林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自然災害風險也是林農和林業生產經營者難于獲取貸款等融資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您認為,我國森林保險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宋逢明:森林保險作為重要的林業風險保障機制,是林權制度改革配套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林業生產經營者在災后迅速恢復生產,促進林業持續經營和穩定發展;有利于減少林業投融資的風險,改善林業投融資環境,保障林業投融資改革;有利于保險業拓寬服務領域,優化區域和業務結構,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做大做強保險業。因此,發展森林保險對實現林業、銀行業與保險業互惠共贏、同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由于森林保險業務的復雜性、林業產權的不明晰以及缺乏政策扶持等原因,森林保險業務時斷時續,發展緩慢。目前我國森林保險的發展狀況嚴重滯后于林業發展對風險保障的巨大需求。原因就是保險公司提供森林保險的風險大,造成森林保險業務經營效益差,虧損嚴重。保險公司為改善經營效益提高保險費率或限制責任范圍,則進一步抑制了投保需求,限制了承保面的擴大,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從林農角度,要求低保費、低保額;而從保險公司角度,要求保成本、擴大承保面。

  因此,保費高,限制了林農投保的積極性,降低了對森林保險的有效需求。保費低,又限制了保險公司提供保險的積極性,減少了對森林保險的現實供給。鑒于此,國內的商業保險都不輕易進入。目前,國內市場上基本上只有中國人保開辦森林保險業務。

  主持人:顯然,我國森林保險的發展處于兩難的境地。那么,您認為該如何對林業生產經營的自然災害風險進行合理分擔和配置?

  宋逢明:森林保險業務的特殊性決定了森林保險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特別是隨著我國林權制度改革及小額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的進一步推進,更多林農將獨立承擔經營風險及對林業貸款的償還責任,因此有必要盡快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政策性森林保險保障體系。

  首先要將森林保險納入國家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范圍。要使森林保險走出兩難的困境,迫切需要加強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由中央財政在地方財政提供保費補貼的前提下,對各地森林保險業務給予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其次是要建立森林保險風險補償機制。三是要對森林保險實行稅收優惠。四是要各省通過直接指定或招標的方式確定承辦政策性森林保險的保險公司。五是因地制宜地確定政策性森林保險的責任范圍和保險費率。

  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業務,要遵循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協同推進的方針,堅持低保額、低保費、保成本、廣覆蓋的原則,可以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辦法,在有關省區盡快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和積累經驗后再向其他省區推廣。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環境保護示意圖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