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的第一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將于今天在北京召開,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的56%,這些地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如何加快發展山區區域經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權證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這一難題。
浙江省慶元縣隆宮鄉林農黃啟森拿到一張“林權IC卡”,這張小小的卡里儲存著黃啟森名下林地的面積、樹種、蓄積量等信息,并且有相對應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黃啟森憑借這張林權IC卡,1天之內就辦理了23萬元的林權抵押貸款。而在沒有“林權IC卡”之前,辦理貸款往往要多次上山評估山林資產,并需要出具多份文件,整個貸款時間長達兩周。黃啟森告訴記者:“現在有這個卡了,就不用到山上去看了,到林業站去,電腦開進去一看就看出來了,當天就可以辦理(貸款)了。”
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共有12.7億畝林地承包到戶,占集體林地的50%。如何讓林農從承包的林地里得到實惠,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內容不斷豐富,林權可以買賣、可以抵押貸款。慶元縣隆宮鄉的“林權IC卡 ”,也是創新林權抵押貸款模式的成功試點之一。
多年以來 “農民貸款難、銀行難貸款” 的問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農村缺少可供抵押的財產,宅基地不能抵押,農房抵押無法變現。
林權抵押貸款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生產,解決了廣大林農和經營者生產資金不足的“瓶頸”,增加了林農收入;同時,盤活了森林資源,林木不需要采伐就可以變現,推動了林業由資源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
林業產業投資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無回報,而后期收益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發展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芬筱y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林業貸款業務,林業貸款期限可延長到10年,并明確小額林農貸款的實際利率負擔原則上不超過基準利率的1.3倍。
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司長張蕾說:“林業產業發展到現在,資本怎么引進?既要要求老百姓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造林護林保護林業,又要同時讓老百姓得到利益,必須市場化,F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來支持林業經營者能夠通過自己的林權抵押貸款,能夠使森林的經營獲得它應有的效益!
指導意見指出,各地要把森林保險納入農業保險統籌安排,通過保費補貼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導保險公司、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林農積極參與森林保險,擴大森林投保面積。張蕾說,信貸投入能夠引進資本、森林保險能夠規避風險,但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產權到戶的目的是調動積極性,最終產生效益?萍嫉、市場的、信息的、加工服務的配套全得上去,要有需求、要有人服務、要連接市場,一系列問題都來了,說是問題,其實是發展當中必須要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