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肇慶“均股均利”走出林改“廣東模式”
 
http://www.hnckzkzs.com  2009-06-17 廣州日報

    廣東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基本完成,下半年將在繼續深化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和啟動全省集體林改。記者昨天從全省3個林改試點的四會市林業部門獲悉,全市的森林覆蓋率從林改前的50.9%提高到55.2%,林木總蓄積量增加17萬立方米;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增加2508萬元人民幣,每戶每年增加332元人民幣。此外,完成18宗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辦結四宗林權抵押登記,為經營者獲取620多萬元人民幣林權抵押貸款,走出了一條成功林改的“廣東模式”。

    四會市自去年被省確定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三個試點縣(市)之一以來,精心組織,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宣傳發動、創新工作方式,初步探索出一條“明晰產權、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聯戶合作、規模經營”的現代林業改革之路。目前,四會市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現已完成,全市已發放林權證6000多本、涉及林地面積90.62萬畝,其中林地所有權發證率為96.17%;林地使用權發證率為93.21%;發放集體山林股份權益證書54000本,發證率達95.96%,涉及林地面積53.61萬畝。通過進一步明晰產權,落實自留山、責任山政策和“誰造誰有”的政策,有效保障了林農的合法權益,堅定了林農發展林業的信心和決心。

    林改“廣東模式”群眾領導都說好去年6月16日一大早,四會市石狗鎮都崀村委船頭崗村民小組的籃球場上,全村49戶人家派出的49名代表在一張文件上鄭重按下手印。從那一刻起,原屬村集體統一經營的976畝山林,以“均股、均利”的經營方式,將所得收益70%均分到每個村民手中,其余部分留作集體公共開支。

    村民對這種新的林權劃分方式拍手稱快!熬删边@一形式被定為肇慶市林權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加以推廣。

    半個多世紀以來,肇慶農村林改雖然歷經分林到戶、山林入社、山林集體所有統一經營、林業“三定”(劃定自留山、確定責任山、穩定山林權),但產權依然虛置、責權利不統一,林業產出率低,林區發展落后,林農“守著金山過緊日子”。

    去年初,四會市被定為廣東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林權改革要開展下去,首先要選好路子,四會走‘均股均利’的路子是我們深入調研分析的結果!彼臅辛謽I局長冼志權說。

    其實,早在前兩年,江西省就在中央指導下進行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該省采取“均山”的辦法,將集體山林按面積平均分配到農民手上,由農民經營管理,收益歸農民所有。但在四會,“均山”的做法顯然困難較大。肇慶市林業局長李少芬告訴記者,廣東省在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林業“三定”,將一部分集體林以自留山、責任山的形式分給了農民,現在的集體林面積相對較小,如劃分到農民頭上,每人也只能分到幾畝林地,這樣小塊分散經營難形成規模效益,同時也不利于林權的流轉,農民得到的實惠依然有限。此外,目前四會市山村農民外出打工者較多,剩下的老人、小孩沒有能力經營分到的山地,可能出現“均山”后山地丟荒現象。

    四會市林業部門在肇慶市林業局的指導下,調研走訪了很多山村,發現農民普遍對“均山”的做法心存顧慮,但對“均股均利”方式分林權持歡迎態度!啊删@種方式最適合我們,首先林權在農民手中,這無疑是農民的‘定心丸’;其次,林地由集體統一經營,或經農民同意對外流轉,農民按股分利,集體提留30%以內作為公益資金,這一做法有利于山林連片集約發展,農民在定期取得分紅的情況下,也可以騰出手來發展其他經濟增收致富!贝^崗村村長陳樹棠說。

    “四會的實際同時又是肇慶的實際,也是廣東的實際。”李少芬說。四會市確定林權制度改革以“均股均利”方式開展后,該市各鎮均迅速推開,在一個個征求意見的村民大會里,“均股均利”這種形式基本沒遇到任何阻力。在去年8月,副省長李容根到四會調研林權制度改革時,與幾個村的村民聊起了林改話題,農民都對“均股均利”的做法交口稱贊,李容根不住點頭肯定,稱四會走出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廣東模式”。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保 更多
·金紅葉紙業(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錫土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