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歲末開始實行的減產壓庫等措施作用下,2009年一季度,各大造紙企業努力消化2008年下半年由高價原材料造成的巨大庫存,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自2月份起,造紙生產結束了近半年的連續負增長,2、3月份紙及紙板生產量同比開始出現正增長,以此為標志,由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造紙行業最低迷的時期已基本過去,造紙行業開始止跌回暖。
由于造紙產品特別是包裝用紙是與國民經濟正相關性較強的行業,隨著國家拉動內需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實到位,國民經濟形勢將不斷好轉,造紙行業將加速向良性狀態發展。
1、企業個數有所增加,機制紙企業數量減少
2009年一季度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數與2008年相比新增461家企業,但機制紙及紙板制造企業比2008年減少了39家。這主要是由于國家在2008年繼續關閉落后產能,使得一部分企業被關閉,此外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統計,2008年共關閉包括規模以下的污染造紙企業共1100家。
2、紙張生產開始正增長,行業運行止跌企穩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1月份生產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1月份紙及紙板產量同比為負,但自2月份起,生產開始正增長。雖然造紙行業增長速度還比較緩慢,但改變了自2008年9月份起的負增長,說明造紙行業開始止跌企穩。
在其他各主要紙種一季度產量同比負增長的同時,衛生用紙原紙增長較快。這是由于生活用紙作為生活必需品,市場有剛性需求,此次金融危機中沒有影響到生活用紙的生產和消費。
3、受國際紙漿降價影響,中國紙漿產量大幅下滑
國際紙漿價格大幅下降,對中國的紙漿生產企業造成嚴重沖擊。以漂白闊葉木漿為例,國際市場價格從2008年上半年的每噸800多美元,直降到年末的每噸400美元左右,由于中國木漿短缺,對國際紙漿市場有較強的依賴,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紙漿,因此,國際紙漿價格直接影響著中國紙漿的價格走勢。由于市場價格下跌,國內紙漿企業虧損嚴重,企業紛紛減產、停產。
4、行業產值仍為負增長,經濟效益大幅下滑
一季度造紙及紙制品全行業產值同比增長為負、但紙和紙板容器及其他紙制品的產值出現正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兩個原因導致,一是紙容器和紙制品企業一般規模不大,前期沒有大量存儲高價紙張,二是由于國家將此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以前的5%提高到11%(4月1日起再次提高到13%),這對紙制品企業保持良好的生產及效益水平起到積極作用。
利潤方面,受累于企業庫存的高價原材料及產品市場價格的大幅跌落,紙漿、造紙行業的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5、紙張進出口萎縮明顯,但對進口原料依賴較大
2009年一季度,進出口出現大幅萎縮。出口減少,一方面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了國際市場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4月份起商務部限制了進口廢紙的加工貿易,使得此前能夠利用加工貿易政策的包裝紙、新聞紙出口受阻。這也正是目前造紙行業積極向國家呼吁取消對進口廢紙加工貿易限制的重要原因所在。
但中國對進口紙漿的依賴度仍然較大,2007年、2008年造紙行業連續關閉3100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約550萬噸,這其中很多企業使用的是非木漿纖維原料,由此而空缺的出來的產品市場需要由較高檔次的產品去填補,造紙企業對木漿的需求會有所加大。由于中國造紙用木纖維原料匱乏,中國對進口紙漿的依賴將長期存在。 (中國紙業戰略專家 郭永新)